端午五言三首 其一
綺紈貴家子
旗鼓少年場
屢舞眾人醉
鮮妝一國狂
綺紈貴家子
旗鼓少年場
屢舞眾人醉
鮮妝一國狂
穿著華麗絲綢的富貴子弟,在旗鼓喧天的少年聚會場所。多次起舞令眾人沉醉,鮮艷的妝容讓舉國為之瘋狂。
綺紈:華麗的絲綢衣物,代指富貴者的服飾。
貴家子:富貴人家的子弟。
旗鼓:古代儀仗或宴樂中用作信號或伴奏的旗與鼓,此處形容熱鬧的活動場景。
屢舞:多次起舞。
鮮妝:鮮艷的妝容服飾。
一國狂:舉國為之狂熱。
此詩為端午即景之作,創作于詩人觀察端午民俗期間。古代端午有宴飲、歌舞等習俗,詩中聚焦富家子弟的節日活動,反映了當時社會不同階層的節慶風貌。
全詩以端午為背景,通過刻畫富家子弟的狂歡場景,展現節日的熱鬧氛圍,既記錄民俗,又暗含對奢靡風氣的觀察,是一首兼具生活氣息與社會視角的節令小詩。
自我別歡后,嘆音不絕響。茱萸持捻泥,龕有殺子像。
彫胡飯共露葵香,白發清齋苦北堂。疏磬泠泠花架下,春來強健佛聲長。
小別津梁日易矬,經年浮海感風波。一言憑報天孫道,營室歸來莫渡河。
解罷朝衫及暮齡,閒拈竹杖過茅亭。山明隔岸騰初日,霧下高林帶落星。萱草葉齊春冉冉,紫荊花發曉冥冥。向來萬里京華夢,猶記吹笙踏鳳翎。
田官決水歸,喜若潰重圍。晚種禾頭出,新耘稻本肥。已如云氣勃,只恨日光稀。安得驅夸父,搪開萬里輝。
林亭閒寄傲,極目浩無邊。山斂云藏樹,江浮水接天。征鴻歸楚塞,斜日下襄川。留得山翁醉,清風幾百年。
為愛山園好,年年草色新。醉眠攲柳幄,吟坐俯苔茵。栗里風煙古,樊川花木春。誰云無伴侶,對影共三人。
落日雙旗度竹村,靈峰歷歷引輶軒。秦人避地空桃水,謝客開山自石門。松栝藤稍俱刺眼,斷崖巉壁易銷魂。捫蘿欲上招提宿,轉見云深細路昏。
二仙談道日忘休,頃刻寧知是幾秋。服得丹砂應不老,相期蓬島共遨游。
小院秋光濃欲滴。獨自鉤簾,細數歸鴻翼。鴻斷天高無處覓。矮窗催暝蛩催織。涼月去人才數尺。短發蕭騷,醉傍西風立。愁眼望天收不得。露華衣上三更濕。
應笑無成返薜蘿,年年惆悵是春過。時攀芳樹愁花盡,寒戀重衾覺夢多。桂嶺瘴來云似墨,蜀江風澹水如羅。人生富貴須回首,世事無幾奈爾何。
人家自瀹新茗,山路行沖翠嵐。今日供人行李,向來夢里江南。
發捻亂中原,動地皆鼙鼓。江淮健幾多,討賊風聲樹。百戰丑虜平,捧檄蒞茲土。赫赫銘字軍,昔聞今日睹。夾河布行營,云是為鎮撫。轅門高且宏,炮壘矗天柱。軍容聊復爾,觸目盡貔虎。貔虎豈易馴,結隊三或五。盛氣吞小民,足恭逢彼怒。自稱九死余,博得淫與賭。小民懾其威,相戒莫敢侮。軍門執法嚴,亦云非無補。擾擾鎮及鄉,孰知閭闔苦。旌麾幸北指,細柳跡巳古。
風波定后得西歸,烏鵲喧呼里巷知。未熟黃粱驚破夢,相看白發信乘危。豚肩尚有冬深味,蠶器應逢市合時。父老為公留臘酒,不須猶唱式微詩。懷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見猶疑。千人上冢鄉關動,五馬行春雨澤隨。醉里墜車初未覺,道中破甑復誰悲。西行漫遣親朋喜,早賦陶翁歸去詩。
書記翩翩清且嘉,偶攜龍劍事張華。行吟常負囊中錦,同夢曾偷筆里花。白社徑堪呼小友,青云猶許附名家。主人最是憐才者,豈似方回浪自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