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坡送仲天貺王元直六言韻五首 其一
仲子霣霜殺草
風流無地寄言
王君攀鱗附翼
禮義端能不騫
仲子霣霜殺草
風流無地寄言
王君攀鱗附翼
禮義端能不騫
仲子如秋霜降落使衰草凋零,風流韻致無處寄托言語;王君依附賢能如攀龍附鳳,堅守禮義之道確實不會虧損。
仲子:指仲天貺,蘇軾友人。
霣(yǔn):同“隕”,墜落。此處形容如霜落草枯,喻境遇困頓。
風流:指才華風度或風雅韻致。
攀鱗附翼:比喻依附于賢能或高位者,此處指王元直追隨蘇軾。
騫(qiān):虧損,減少。
此詩為唱和蘇軾贈仲天貺、王元直之作。北宋文人多有唱和往來,作者通過此詩回應蘇軾,評價兩位友人的境遇與品格,反映當時文人交游中以詩寄情的文化背景。
詩以六言短章形式,分別評述仲、王二人:前兩句寫仲子境遇困頓難寄風流,后兩句贊王君依附賢能而堅守禮義,主旨在于肯定友人堅守道德的品格,語言簡練,情感真摯。
朱子篆朱文,高名天下聞。詩成頭欲白,興會酒微醺。傾耳談前席,新眉畫細君。交游盡蕭索,結綬幾時云。
淺色初含雨,輕陰未過池。黃昏畫樓畔,最是斷腸時。
欲寄相思滿紙愁,魚沉雁杳又還休。分明此去無多地,如在天涯無盡頭。
滿樹西風鎖建章。官黃未裹貢前霜。誰能載酒陪花使,終日尋香過苑墻。修月客,弄云娘。三吳清興入淋浪。草堂人病風流減,自洗銅瓶煮蜜嘗。
人盡指東休劃西,流長蜚短可能齊。鼻痾真食石崇棗,齒冷從蒸哀仲梨。眾口紅樓紛說夢,半林黃葉欲遮蹊。中年漸已無悲樂,未用升沈賦井泥。
嶺南蜜柚天下無,垂枝結實如連珠。金相玉質冰雪膚,楚江萍實胡為乎。蔗漿茗飲渴所需,得此不復還區區。三餐未飽七尺軀,碩果入口忘饑劬。靈物所產非一株,人工地力分精粗。誰當種者髯丈夫,家住鳳城城西隅。庭前累累實有馀,一摘再摘奇可居。四座見者生覬覦,寶刀剝果如剝瓠。金盤盛出供吾徒,大嚼小嚼姑徐徐。便便果腹歸日晡,伸紙作歌歌吳歈。安得種此臨交衢,道旁觀者無賢愚,眾口所嗜豈有殊。蜜柚蜜柚名不虛,大家細味看何如。
烏紗巾上是青天,檢束酬知四十年。誰料平生臂鷹手,挑燈自送佛前錢。
蓬扉馀夕照,疲馬倦寒冰。割炙逢王粲,登龍愧李膺。清言心已醉,文賦爾兼能。未論青萍色,連城價轉增。
久臥知交絕,尋僧出野行。岸花紛委露,溪竹半侵萍。力倦逢人歇,林昏到寺明。小橋斜處立,波與夕陽平。
往來真嘆此身浮,孤負金山與子謀。還掃石泉松下石,肯拚三夏共眠不。
花孤冷。海棠聘與花應肯?;☉?。海棠只是,無香堪恨。香無卻有仙風韻。能爭幾日芳期近。芳期近。東風何事,不留花等。
春色遙興洛陽念,風俗聊于記中驗。今日苧羅山下魂,猶向人間吐妖艷。
量才不數制魚額,四海神交顧建康。但見橫行疑長躁,不知公子實無腸。
七曲灣,七曲灣,邵家亭子面西山。亭荒久矣山長在,一百馀年俯仰間。吾亭今復此,不見鶴飛還。見山如見古人顏,青青千萬古,來往白云閒。策杖臨流水,重歌七曲灣。
中夜依水澤,羈愁不可控。遠火澹冥壁,月與江波動。寂野聞籟微,單衾覺寒重。托蹤蒲稗根,身共鷗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