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與同寅團亭賞月
八月忽又半,諸公集此亭。此亭幽且?,貯月不用扃。
娟娟一輪滿,碾破秋天清。天空凈如洗,點翳無留停。
有酒多且旨,有殽椒斯馨。有客況骨肉,言笑俱忘形。
酒酣各賦詩,琳瑯響中庭。光燄不可秘,翻恐勞天丁。
人生類萍梗,南北隨飄零。去去看月伴,落落如辰星。
今夕復何夕,不飲空自醒。夜深涼露下,月側窺疏欞。
人散天宇闊,西風吹鶴翎。
八月忽又半,諸公集此亭。此亭幽且?,貯月不用扃。
娟娟一輪滿,碾破秋天清。天空凈如洗,點翳無留停。
有酒多且旨,有殽椒斯馨。有客況骨肉,言笑俱忘形。
酒酣各賦詩,琳瑯響中庭。光燄不可秘,翻恐勞天丁。
人生類萍梗,南北隨飄零。去去看月伴,落落如辰星。
今夕復何夕,不飲空自醒。夜深涼露下,月側窺疏欞。
人散天宇闊,西風吹鶴翎。
八月轉眼間又過了一半,各位同僚聚集在這團亭中。這亭子幽靜而又靜謐,容納月光不需要關閉門窗。那娟秀的圓月圓滿無缺,將秋日的清寂碾得粉碎。天空潔凈如洗,一點云翳都沒有停留。美酒很多且甘美,菜肴因椒香而芬芳。在座的客人如同骨肉至親,說說笑笑都忘了形跡。酒興正濃時各自賦詩,詩聲如美玉相擊在庭院中回響。詩的才華無法隱藏,反而擔心驚動了天上的神仙。人生如同浮萍斷梗,隨波逐流南北飄零。過往的賞月同伴,稀疏如同天上的星辰。今夜是怎樣的良夜?不飲酒豈不是白白清醒。夜深時清涼的露水落下,月亮斜照進稀疏的窗欞。眾人散去后天空更顯遼闊,西風吹動著鶴羽般的月光。
同寅:同僚,同事。
?(jìng):同“靜”,安靜。
扃(jiōng):門閂,此處指關閉門窗。
娟娟:形容月亮美好、柔美的樣子。
旨:味美。
殽(yáo):同“肴”,菜肴。
椒斯馨:椒,香料;斯,助詞;馨,香氣,指菜肴用椒類香料調味,散發香氣。
忘形:不拘形跡,指相處隨意自然。
琳瑯:本指美玉,此處形容詩聲清脆悅耳。
萍梗:浮萍和斷梗,比喻漂泊無定的人生。
落落:稀疏、零落的樣子。
疏欞(líng):稀疏的窗格。
此詩應為詩人任職期間與同僚共度中秋時所作。中秋為團圓佳節,詩人與同寅(同僚)于團亭聚會賞月、宴飲賦詩,借景抒懷。具體創作時間、地點未詳,但從“人生類萍梗”等句推測,可能作于詩人經歷一定漂泊后,對穩定同僚情誼的珍視之時。
全詩以中秋賞月為主線,先寫聚會之樂(亭幽月滿、酒肴歡談、詩賦傳情),后轉人生之思(漂泊離散、舊友稀疏),終歸于夜深人散的空闊靜美。既展現了同僚間親如骨肉的溫情,也暗含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中秋宴飲詩中兼具生活趣味與哲理意味的作品。
喜氣擁朱門,光動綺羅香陌。行到紫微花下,悟身非凡客。不須脂粉涴天真,嫌怕太紅白。留取黛眉淺處,畫章臺春色。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后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闌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玉尊涼。玉人涼。若聽離歌須斷腸。休教成鬢霜。畫橋西,畫橋東。有淚分明清漲同。如何留醉翁。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雁歸時霜透。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雙雙行酒。歌聲此處,秋聲何處,幾度亂愁搔首。如何不寄一行書,有萬緒、千端別後。
我似萬山千里外,悠然一片歸云。宮銜猶自帶云云。誰知前進士,已是故將軍。 閑坐閑行閑飲酒,閑拈閑字閑文。諸公留我笑紛紛。一枝簪寶髻,六幅舞羅裙。
掃徑花零,閉門春晚。恨長無奈東風短。起來消息探荼コ,雪條玉蕊都開遍。 晚月魂清,夕陽香遠。故山別后誰拘管。多情於此更情多,一枝嗅罷還重捻。
十分雪意卻成霜。暮云黃。月微茫。只有梅花,依舊吐幽芳。還喜無邊春信漏,疏影下,覓浮香。才清端是紫薇郎。別鹓行。憶宮墻。夜半胡為,人與月交相。君合召歸吾老矣,月隨去,照西廂。
客夢一回醒,三度碧梧秋。仰看今夕天上,河漢又西流。早晚涼風過雁,驚落空階一葉,急雨鬧清溝。歸計休令暮,宵露浥征裘。 古來今,生老病,許多愁。那堪更說、無限功業鏡中羞。只有青山高致,對此還論世事,舉白與君浮。送我一杯酒,誰起舞涼州。
人在醉鄉居住。記得舊曾來去。疏雨聽芭蕉。夢魂遙。 惆悵柳煙何處。目送落霞江浦。明夜月當樓。照人愁。
小院回廊春寂寂,晚來獨自閑行。畫簾東畔碧云生。也知無雨,空滴枕邊聲。 一簇小桃開又落,低頭拾取紅英。東風相送忘相迎。梨花寒食,到得錦宮城。
游人杜陵北,送客漢川東。 無論去與住,俱是一飄蓬。 秋鬢含霜白,衰顏倚酒紅。 別有相思處,啼鳥雜夜風。
胡謫亦由廣帥,李不不出郴陽。 相慨冰清在紙,至今遺墨猶香。
江上青山山外江,遠帆片片點歸艭。 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 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窗外橫山入畫,門前流水堪聽。洞天幽處少人行。不是塵寰路徑。占得靜中風月,卻迥鬧里人情。湛然六識自安寧。一任閑歌閑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