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盤車嶺七十里,訪靈哲大師
言入深山去,先占秦望云。
晴看峰不帽,熱驗草如焚。
問路停行客,探溪亂水紋。
賴茲茶筍市,荒谷有人群。
言入深山去,先占秦望云。
晴看峰不帽,熱驗草如焚。
問路停行客,探溪亂水紋。
賴茲茶筍市,荒谷有人群。
說要進入深山里,先就占據了秦望山的云氣。晴天看山峰仿佛沒戴帽子,酷熱時能看到草像被焚燒過一樣。向路過的行人問路而停下腳步,探尋溪流攪亂了水面的波紋。幸虧這里有茶和竹筍的集市,荒谷之中才有人煙。
言:說。
秦望云:秦望山的云氣,秦望山是山名。
峰不帽:形容山峰沒有云霧籠罩,像沒戴帽子。
熱驗:在酷熱中驗證。
賴茲:幸虧這里。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前往盤車嶺深處拜訪靈哲大師,在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深入荒僻的深山,一路所見所聞成為創作素材。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前往深山訪僧的行程,突出深山荒僻又有生機的特點。其特點是描寫生動,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游歷生活和創作風貌。
金屋沉沉積雪光,臥聽宮漏近南廊。月華若向方諸照,應為長門滴數行。
俱饒清遠致,相并不相嫌。目豈學魚比,翼非效鳥鶼。總緣頭角異,奚但色香兼。若作芙蓉鍔,應勞紫氣占。
明刑弼教佐雍熙,千載嘉謨仰士師。故里凄涼遺舊冢,穹碑剝落倚荒祠。虞廷法立人無犯,后世民生偽益滋。廟貌幸存神未泯,賡歌猶得想當時。
周官六典肇升平,《魯策》、《春秋》并五經。彤管后先參記載,黃麻鄭重入丁寧。氓編不落涪陵險,米傳羞聞晉史腥。獨臥煙江雙雪鬢,尚馀幽恨在丹青。
草庵卓立孤峰頂,霜落石頭山月靜。天風吹落五更鐘,盡大地人都喚醒。
鐵橋過去便桃源,石上桃花不記年。寄語中原車馬客,風塵暫此一停鞭。
晴云拂棟思悠悠,來上元龍百尺樓。落日正臨官渡晚,春江自抱古城流。夾堤煙火千家市,下水帆檣萬斛舟。舊事凄涼芳草滿,不知何處是長洲。
蹉跎歲月仕途中,紫禁秋深色正蔥。防患高情憐范蠡,臥樓豪氣惜元龍。紅垂村塢霜前柿,翠合庭階雨后松。清夜月明涼似水,寒螀聲里思無窮。
玉燭光明正旦好。斗柄東回春太早。嶺寒猶鎖去年梅,江暖新催今歲草。蜀國熙熙冬令杪。更喜壽陽新夢覺。玉杯齊舉樂音諧,遙想金階天仗曉。
寒日征驂懶復回,經宵仍喜駐巖隈。徑盤幽跡遙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曉影瘦猿窺澗溜,夜聲肥栗托爐灰。我心非動我非靜,白足禪僧無妄猜。
軹有勇士曰聶政,素著虎譽聞者震。濮陽仲子挾仇惡,百金遂以賣軀殼。值以母累不遽行,俟時待契磨戟兵。府中衙衛擁俠累,直上宰首如無人。抉目屠腸壞其身,固為有姊尚藏存。吾嗟聶政未為士,堪堪僅得一利豕,唯于孝字差可齒。烈哉人間有此姊,涕然長哭竟共毀。地下若許重相見,聶政直應復羞死。
學書工拙何足計,名世不難傳后難。當有深知書法者,未容俗子議其間。
玉湖清冰清徹底,銅盤甘露甘如醴。一洗胸中萬斛塵,揮毫濯以薔薇水。坐中賓客且勿喧,聽我長歌清致之高軒。聞道幽居最清絕,人物似是瀛洲仙。五峰佳氣郁不散,仰見華蓋當中天。朝朝拄笏延爽氣,空翠飛落軒楹前。自從負笈登太學,借問不歸今幾年。山猿野鶴豈無夢,綠蘿夜月秋娟娟。萬先生,何磊落,在山泉清出山濁。手把芙蓉朝紫皇,下上青云騎一鶴。會當四海澄其源,白日洗天風雨作。
翁婿相望插兩貂,夫人東第閱三朝。百年鐘鼎聯雙璧,一代衣冠繼八蕭。盡室全生還帝所,先生遺烈在天驕。家傳故有緇衣在,且看司徒首百寮。
屋頭烏桕午陰密,牛與牧童相對眠。不是官中催稅急,十年前已學耕田。老農具榻茅茨底,準擬先生欲岸巾。笑道已呼兒貰酒,月明且不厭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