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恢大山擬古三首 其一
高不至元愷,下不為庶頑。
木雁有不幸,霧豹藏其斑。
天衢龍鳳翔,萬一冀附攀。
未若頌我酒,善閉劉伶關。
歲寒昆蟲蟄,日暮飛鳥還。
小侯大者王,焉識商顏山。
高不至元愷,下不為庶頑。
木雁有不幸,霧豹藏其斑。
天衢龍鳳翔,萬一冀附攀。
未若頌我酒,善閉劉伶關。
歲寒昆蟲蟄,日暮飛鳥還。
小侯大者王,焉識商顏山。
志向高不會成為八元八愷那樣的賢才,低也不會做平庸頑劣之人。就像木材和大雁都有各自的不幸,霧中的豹子會隱藏它的斑紋。朝廷之上龍鳳翱翔,萬一有機會希望能攀附。還不如歌頌我的美酒,像劉伶那樣緊閉心門。寒冬時節昆蟲蟄伏,日暮時分飛鳥歸巢。小的封侯大的稱王,又有誰能懂得商山四皓的境界。
元愷:傳說中上古高辛氏的八個才子稱八元,高陽氏的八個才子稱八愷,后泛指賢才。
庶頑:平庸頑劣之人。
木雁:出自《莊子》,木材因其有用而被砍伐,大雁因其不能鳴叫而被殺,比喻有才與無才都有不幸。
霧豹:《列女傳》載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山覓食,因其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故藏而遠害。
天衢:指朝廷。
冀附攀:希望能攀附。
劉伶關:劉伶是魏晉時期名士,好酒,這里指像劉伶那樣沉醉于酒,不問世事。
商顏山:即商山,漢初商山四皓隱居于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名利紛爭,詩人處于一種矛盾心境,既想在朝廷有所作為,又對隱居閑適生活心生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進取與歸隱間的矛盾心態。其特點是善用典故,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和創作風格。
暗卜街頭好幾回,連連去語道來來。當樓素月明于練,一任房櫳徹夜開。
今夕起鄉心,何日歸漁釣。欲歸定何所,無言獨長嘯。君意復何如,老少不同調。此生吾自斷,天道自難料。塘南蓮吐錦,塘北樹成幄。夜來已秋風,朝見一葉落。呼酒玩馀景,行見紛索索。人生如寄耳,何苦不行樂。
鹽米溪中艇,桑麻云外村。巖重稀鳥道,石勁少篙痕。赤甲此微峽,溫泉茲小軒。絕憐雞唱罷,近午日方暾。
東風元不惡,花片喜沾泥。色謝鮫人染,香辭鳳子棲。蘼蕪恩易斷,芣苡命難齊。多負場師意,栽培在玉閨。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蘆洲。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侵星赴早路,畢景逐前儔。鱗鱗夕云起,獵獵晚風遒。騰沙郁黃霧,翻浪揚白鷗。登艫眺淮甸,掩泣望荊流。絕目盡平原,時見遠煙浮。倏忽坐還合,俄思甚兼秋。未嘗違戶庭,安能千里游。誰令乏古節,貽此越鄉憂。
翠紐圓勻綠線輕,著行排立弄新晴。更看三月春風里,散作飛花滿鳳城。
白鷺亭前白鷺飛,定知公子未忘機。我來猶識難馴意,江際翩翩趁落暉。
嘉木來安石,移根向玉堂。亭亭傾翠蓋,隱隱孕紅妝。葉潤初晞露,花遲解待陽。層陰清晝氣,奇艷奪天香。尺土能滋干,三春獨掩芳。匡廬多紫萼,南國重朱房。旖旎時憑檻,紛敷共映觴。時無橐駝子,養樹說誰長。
為汝恨諑謠,汝為金錢死。若為金錢生,雖生亦不美。吾生為求知,亦復自私耳。汝可起喚吾,勿與書同毀。
典禮成,四海謐。享祀禋,九廟翼。考明堂,筵太室。獻皇躋,烈祖匹。故鬼小,幽靈假。詠孝思,歆明德。
飛鴻雪跡為誰留,筆底青松走翠虬。憶得縣衙公事散,聽風聽雨水西頭。
曉起侵風露,黃埃涌素袍。如林行隊伍,緣澗耀旗旄。細馬馳能捷,蒼鷹奮欲高。從臣稀奏賦,心切圣躬勞。
相逢須放好懷開,已擬花前共舉杯。束帶又從塵里去,卻邀明月待君來。
韓魏饒奇節,齊楚多辯智。經學不足謀,結客非聲利。一言可借軀,萬乘寧奪志。虞卿急窮交,敝屣卿相位。田生恥人疑,對客刎何易。豈為顏面情,謟笑取容媚。吾友延陵生,獨抱千古意。昔我困奸雄,三年兩下吏。鄒陽不上書,張儉身何寄。良朋每永嘆,維子憂心悴。不有匣金來,徒令懷璧墜。谷風世道涼,浮云然諾棄。長揖謝斯人,激烈尊前淚。
扁舟一葉似仙槎,來往清津要浦涯。潮漾木蘭過絕島,江吞紅日映殘霞。青山兩岸人臨水,綠樹孤村客到家。向夜白蘋洲渚靜,短篷和月宿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