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二絕 其二
竹前竹后太常齋,
風度簫韶識舜諧。
博士擁書方徹卷,
相公上馬報當階。
竹前竹后太常齋,
風度簫韶識舜諧。
博士擁書方徹卷,
相公上馬報當階。
在竹林前后是太常的齋室,那如《簫韶》般的風仿佛讓人感受到舜時的和諧。博士抱著書剛讀完一卷,相公已騎馬來到階前通報。
太常:古代官職名。
齋:齋室。
風度簫韶:風如同《簫韶》之音。《簫韶》是舜時的樂曲。
識舜諧:感受到舜時的和諧。
博士:古代學官名。
徹卷:讀完一卷書。
相公:古代對宰相的尊稱。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但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看到太常官員日常工作場景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官員們各司其職,有著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節奏。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太常官員的工作場景,展現出一種和諧、有序的氛圍。其特點是畫面感強,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能讓我們了解當時官員的生活狀態。
薺堇不同味,蕭蘭不共根。云鵬與斥鴳,所樂各有存。本是麋鹿性,而當縶纓繁。纓繁已自困,更使舞當軒。方將龁野槁,難報芻秣恩。
仙吏滿蓬萊,離筵氣色開。襜帷寒食過,風雨太行來。一失中原遇,難論我輩才。華陽猶駿馬,涓者載金回。
一燈如豆與風吞,時滅時開點不勻。天外電光嗤冷笑,床頭馬面等歸魂。猶將諧語開唇角,不許孤兒有淚痕。二十馀年懷此景,煢煢行遍北南春。
拂花紅露濺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天借晴光與桃李,更將剩彩弄游絲。
歌舞樓臺事可夸,昔年曾此擅豪華。尚余艮岳排蒼昊,那得神霄隔紫霞。廢苑草荒堪牧馬,長溝柳老不藏鴉。陌頭盲女無愁恨,能撥琵琶說趙家。
交柯夢四榮,禽鳥集芳樹。沿溪俯清泠,濯足脫塵屨。沖襟非慕禪,將以澹浮慮。道人下修廊,迎客吃茶去。
捲簾開玉匣,庭影百花流。低徊憐新飾,紅紫雜妝浮。那得雙蛾黛,一回萬里眸。朱顏君錯過,枉自覓封侯。
今歲涂山禹會成,俟河真得見河清。官粗無路朝元去,臥聽鈞天奏樂聲。
渭城三疊上歌唇,送客還家正及春。楊柳岸風愁杜牧,桃花潭水感汪倫。人生有別何須惜,歲序無言自此新。累爝為明今努力,知君不負好芳辰。
不斫蟠桃駕大杠,謾移蘭棹泛蒼江。山光入野連桑海,水影浮云上竹窗。幻枕何人尋舊夢,洞簫有客換新腔。蒼茫詠罷成長嘯,天外飛來白鳥雙。
不信忠良信詭隨,于茲可灼亂亡機。東京黨錮迷臧否,西晉玄談混是非。被禍枉投冠在地,復仇空拔劍揮衣。因知高蹈丘園者,不是區區愛翠微。政有經綸孰汝隨,疏迂況復動違機。久知好瑟吹竽拙,每笑還珠買櫝非。幕府高談人側目,田園長往子牽衣。分明二者安危在,不信君其問子微。
忽逢芳草思綿綿,綠遍郊原翠滿川。不是王孫歸未得,盡緣春色有今年。
憶昔瑤京相見日,許同仙籍注清班。遽聞馭氣游無極,不復焚香授大還。笙鶴逍遙三島上,樓臺縹緲九霄間。世人空自藏遺翰,邈矣高風不可攀。
圣恩寬逐客,萬里聽歸來。未上凌煙閣,先登望海臺。水翻翠浪擁,地拓碧天開。目斷云飛處,終身愧老萊。
金井梧桐露,蓼花冷淡秋。山光一向似青眸,水似淚悠悠。往事年華了,新愁兩鬢留。為誰強去立高樓?暮雨暮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