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秀亭
愛此園林好,憑高眼界馀。
鯨聲吞海闊,鶴跡印沙虛。
午餉炊農飯,晨興課子書。
天機自流動,何必詠鳶魚。
愛此園林好,憑高眼界馀。
鯨聲吞海闊,鶴跡印沙虛。
午餉炊農飯,晨興課子書。
天機自流動,何必詠鳶魚。
我喜愛這園林的美好,登高憑欄視野格外開闊。濤聲如鯨吞,仿佛要把大海的廣闊都容納;鶴的足跡印在沙灘上,顯得那么空靈。中午為農夫做好飯食,清晨起來督促孩子讀書。大自然的天機自在流動,何必非要去吟詠鳶和魚呢。
憑高:登高。眼界馀:視野開闊。
鯨聲:形容波濤聲如鯨魚的吼聲。
鶴跡印沙虛:鶴的腳印印在沙灘上,給人一種空靈之感。虛,空靈。
午餉:中午的飯食。課子書:督促孩子讀書。
天機:大自然的奧秘、規律。鳶魚:出自《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常用來象征自然生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寧靜的園林環境中,可能是在遠離塵世喧囂之處,過著田園般的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園林閑適生活的喜愛和對自然的感悟。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生活場景相結合,意境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和超脫情懷。
說可忘時真可忘,梅須柳眼各迷茫。只應不作吟春句,早把詩腸換酒腸。
當時匣中銅,于今翳塵土。當時篋中絲,于今無寸縷。磨鏡休使光,繰絲休使長。鏡光驚貌換,絲長嫌緒亂。對鏡與治絲,兩者俱腸斷。
老大驅馳亦已勞,移文寧受客嗤嘲。人間多少閒田地,無處令渠著把茅。
幾停旄鉞問耕蠶,又過山城拂曙嵐。五月風霜隨遠邇,萬年財賦出東南。臺恩再慰忠賢望,郡澤猶聞父老談。只恐廟堂還柱石,道傍無計綰歸驂。
觀身因緣,芭蕉不堅。悟世幻化,木槿之謝。舒叢林之氣兮時節長春,分密室之燈兮光明不夜。應物現形,見聞閑暇。
門外塵無一點紅,結窩正在萬山中。似知剡曲回舟者,如見伊川擊壤翁。晚對翠屏消暇日,時聞黃鳥憶豳風。不須安樂重題扁,已覺夫來俗慮空。
作伴來吳越,那堪此地分。還同廣陵月,獨向楚山云。客路頻加飯,文場早策勛。要寬千里念,時遣尺書聞。
艤棹青林翠欲流,尋真勝復□英游。上方道士紅雙頰,別館仙翁碧兩眸。絳節朝回瓊島近,金丹時就石壇幽。投書欲與鄉人別,長伴群仙駕十洲。
谷口風流有子真,故園松竹晚逾親。綈袍曉帶煙霞色,蓬徑秋兼芋栗貧。下榻郡齋清漏永,傳經幕府絳紗新。翟公門巷羅堪設,載酒時能訪野人。
蓂莢生三秋八月,氣漙風露清明。誕來人世作豪英。性天元廣大,心地盡寬平。書院興秋誰得似,燕山竇氏齊名。一身長向善中行。松筠同不老,龜鶴共長生。
聽雨聲中長夜長,羅浮一夢兩茫茫。接春雨是摧春雨,我不傷春春自傷。
夜雨山水發,奔濤盈澗流。石梁嗟已斷,何處覓方舟。永路緣朱坂,馀暉映綠疇。登高西北望,隱隱見昭丘。
天涯何必訂同心,一卷離騷到處吟。行看江南春草綠,莫愁空谷少知音。
冰肌皓魄紅羅襦,郁金裙帶懸流蘇,蓮舟蕩漾臨澄湖。臨澄湖,連臂歌,歡不來,將奈何。
胸中至寶等隋和,鞭鳳曾聞第一歌。天地百年喬木在,山川萬里宦涂多。詩成夜月揚州笛,賦罷秋風赤壁波。讀徹大編無一語,低頭東野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