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道上
五宿出山心未出,
回頭步步覺凄其。
華山天外真如立,
望我孤吟道上時。
五宿出山心未出,
回頭步步覺凄其。
華山天外真如立,
望我孤吟道上時。
在山中住了五晚,心卻還未從山中抽離,回頭每走一步都覺得凄涼。華山像在天外巍然屹立,仿佛在我孤獨吟詩時望著我。
五宿:在山中住了五晚。
凄其:凄涼的樣子。
真如立:真的像站立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山中停留了一段時間,出山時內心仍沉浸在山中的體驗中,可能當時處于一種孤獨、多愁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出山后的不舍與孤寂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華山之景襯托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
智光廣大精進力,化作人間釋梵宮。我亦生涯無一缽,伴公他日聽樓鐘。
豹起龍潛。震長天怒雷,光怪蘆庵。南華山洞漏,灘接崇巖。連艘去,溪溜翻處,槽轉礁影全嵌。燒大臠。酒粟初馨,看醉枕千帆。篙攙。燕尾相銜。放單艭奮驅,直撼叢巉。奔蛇箭往,訝崩浪偏饞。驚迎縱,飄如飛電,片時人鬼仙凡。一線橫懸。傾身迸瀉,魂落蛟潭。
云氣空蒙是赤城,高歌歸去不勝情。天傾滄海東南迥,地接丹丘日夜明。念我好將黃獨寄,知君先向石橋行。春風一路啼鶯巧,定有花間窈窕迎。
石田茅屋路東西,乘興還堪一杖藜。云氣忽來山不見,滿林春雨鷓鴣啼。
岸風坼枯凌,野日明遠燒。山晚云煙深,游子悲崄峭。平生文字僻,所歷入吟嘯。急景不貸人,佳處領其要。
鼻中出入一毫端,不論春溫與夏寒。十二時間無別法,只將心事轉天盤。
寒半退。斜掩小屏珠翠。柳眼才醒桃欲醉。日高簾影碎。暗解鴛鴦羅帶。獨立晚風誰會。心事悠悠人好在。畫橋流水外。
晚渡黃河正素秋,倚篷聊爾問陽侯。源從西極昆崙出,勢蕩中原瀚海收。俯仰心神齊得喪,往來身世共沉浮。試看九曲風濤惡,博望焉能見斗牛。
長松梢,青拂天。歲暮商飆急,寒苦令人憐。陰崖有樸樕,生在荊棘下。霜凋荊棘葉,網綴如檐瓦。春風破冰凍,勁綠不曾赭。禍福相倚伏,豈不在所招。寧為樸樕莖,莫作長松梢。
車薪勝杯水,輿羽重鉤金。物理元無定,權衡只在心。
群山四瀆,暮天晴、揮斥陰魔潛伏。太一巖前風道快,千尺波翻蟾足。怒雪驚濤,沖堤拍岸,雷輥云翻逐。青鷗白鷺,月明江上飛速。高下萬疊千群,相呼相召,會合清江曲。寶月神珠時逗引,輥出都忘鈐束。踴躍飄飄,玲瓏燦燦,價忽連城玉。含弘光大,上天入地翻覆。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愁東海枯。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上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興孤。
老去心何用,題詩滿粉墻。空庭夜待月,靜室晝焚香。策杖閑尋水,移床臥向陽。自憐衰病者,雅稱住閑坊。老去心何用,幽居似故林。移花初得地,種柳已成陰。減食喂饑犬,汲泉防渴禽。除營閑事外,兀兀任浮沈。老去心何用,虛窗夏景涼。麥光鋪作簟,雪粉煮為漿。竹徑時教掃,蔬畦不使荒。子孫何所遺,經史在南堂。老去心何用,閑吟月正中。細香紅菡萏,疏影碧梧桐。鶴立莓苔徑,犬眠蘭菊叢。吾宗不我顧,幽興與誰同。老去心何用,恬然守寂寥。有時思綠蟻,幾度換金貂。歲稔人情樂,天寒馬力驕。望君頻訪我,不必待書招。
十世為僧生復死,今朝生死不相干。從來被眼常遮蓋,不信如今借汝看。
恩寵由來有淺深,至尊行幸豈無心。蛾眉不解君心巧,空聽羊車竹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