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扇
竹絲細織柄牙棕,繭紙勻糊尺幅中。
側帽曲遮花外日,曳衫輕送柳邊風。
畫摹石谷神何肖!制出金城樣更工。
等是蒲葵稱粵產,奉揚惜少晉諸公。
竹絲細織柄牙棕,繭紙勻糊尺幅中。
側帽曲遮花外日,曳衫輕送柳邊風。
畫摹石谷神何肖!制出金城樣更工。
等是蒲葵稱粵產,奉揚惜少晉諸公。
用細竹絲編織扇柄,扇骨是棕竹材質,潔白的繭紙均勻地糊在扇面上。戴著帽子側過扇面遮擋花叢外的陽光,輕輕揮動扇子送來柳邊的微風。扇面上臨摹石谷的畫作神韻多么相像!這扇子出自金城,制作工藝更加精巧。同樣是蒲葵扇以廣東所產聞名,可惜缺少像晉代諸公那樣宣揚它的人。
牙棕:可能指棕竹,其質地細密,可做扇柄。
繭紙:用蠶繭制成的紙,潔白勻凈,常用來糊扇面。
側帽:歪戴帽子,這里是一種姿態描寫。
石谷:指清代畫家王翚,號石谷。
金城:地名,這里可能指扇子的產地。
蒲葵:一種植物,其葉可制扇,廣東多產蒲葵扇。
晉諸公:指晉代的一些名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可能各類扇子制作工藝多樣,蓬州扇有其獨特之處,但知名度不高,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蓬州扇的精美制作和藝術價值,突出其特色。它以細膩描寫展現扇子魅力,在扇子文化的詩詞中具有一定價值,豐富了相關文學表達。
三峰碧。縹渺煙光樹色。高寒處,上有猿啼,鶴唳天風夜蕭瑟。山形似筆格。人道江南第一。游紫觀,月殿星壇,積翠樓前吹鐵笛。
客來訪靈跡。聞王郭當年,曾此駐錫。二仙為謁浮丘伯。從驂鸞去后,云深難覓。丹爐灰冷杵聲寂。依然舊泉石。
泉石。最幽闃。更禽靜花閑,松茂竹密。清都絳闕無消息。共羽衣揮麈,感今懷昔??班等耸溃茐衾?,駒過隙。
曾侍螭頭立。吐危言、嬰鱗編虎,扶持鰲極。誰煉精金鑄剛卯,氣節毅然鎮國。肯顧戀、眼前官職。碧水丹山持翠節,這福星、特為吾閩出。發義廩,無難色。
如今世道難扶植。直還他、溫公德量,魏公風力。此事又關宗社福,仍系蒼生休戚。且稱壽、公生人日。煉得內丹成熟后,看河車、常運方瞳碧。五百歲,作良弼。
桐葉涼生夜,藕花香滿時。幾多離思有誰知。遙望盈盈一水、抵天涯。
雨灑征衣淚,月顰分鏡眉。相逢又是隔年期。不似畫橋歸燕、解于飛。
東風吹霧雨,更吹起、夾衣寒。正莽莽叢林,潭潭伐鼓,郁郁焚蘭。闌干曲、多少意,看青煙如篆繞溪灣。桑柘綠陰猶薄,杏桃紅雨初翻。
飛花片片走潺湲。問何日西還。嘆擾擾人生,紛紛離合,渺渺悲歡。想云??、何處也,對芳時、應只在人間。惆悵回紋錦字,斷腸斜日云山。
問蒼江、舊盟鷗鷺。年來景物誰主。悠悠客鬢知何似,吹滿西風塵土。渾未悟。漫自許。功名談笑侯千戶。春衫戲舞。怕三徑都荒,一犁未把,猿鶴笑君誤。
君且住。未必心期盡負。江山秋事如許。月明風靜蘋花路。敧枕試聽鳴櫓。還又去。道喚取。陶泓要草歸來賦。相思最苦。是野水連天,漁榔四處,蓑笠占煙雨。
銅彝繡箔。風流不到臨春閣。
婆娑清影來巖壑。梅魄蘭魂,香染九秋萼。
蕊仙擁下青瑤幕。粟肌透入黃金約。
有人奚酉逢魚摸。欲插還羞,重把鬢云掠。
春色暮,短艇艤長堤。飛絮空隨花上下,啼鶯占斷水東西。來往燕爭泥。
桑柘綠,歸去覓前溪。夜甕酒香從蟻斗,曉窗眠足任雞啼。猶勝旅情凄。
吮煤弄筆。草圣寰中君第一。
電腳搖光。驟雨旋風聲滿堂。
豪厘巧辨。喚起羲之當北面。
醉眼摩娑。錯認書顛作酒顛。
日色隱花萼,清夜宴華晴。梁州新曲初就,錦瑟按銀箏。
中坐太真妃子,列坐親封秦虢,歌笑盡傾城。百斛金尊倒,一醉玉山傾。
扶上馬,東小玉,右雙成。絳紗籠燭高照,宮漏已三更。
抱得祿兒歸去,酒醒三郎何處,忽聽鼓鼙驚。
可惜馬嵬恨,不得寄丹青。
藕花洲上芙蓉楫,羞郎故移深處。弄影萍開,搴香袖罥,???雙雙飛去。垂鞭笑顧。問住否橫塘,試窺簾戶。妙舞妍歌,甚時相見定相許。
歸來憔悴錦帳,久塵金犢幰,連娟黛眉顰嫵。扇底紅鉛,愁痕暗漬,消得腰支如杵。鸞弦解語。鎮明月西南,拌人凄楚。悶拾楊花,等閑春又負。
芳菲春二月。正軟紅塵里,踏青時節。山川孕人杰。好赤城丹洞,豐姿奇絕。云霄閥閱。個精神、清如玉雪??凑劚h論,風霆舞劍,剛腸如鐵。
聞說。年方英妙,已向城邊,飛書馳捷。誓清擊楫。寧久此,淹車轍。對花朝稱壽,朱顏未老,盡有功名事業。便張韓劉岳傳名,何如一葉。
元規端委,得似幼輿丘壑。人言此輩宜高閣。幾載種天隨菊,采龐公藥。龍尾道、難安汗腳。
浮榮菌蕣,選甚庶官從橐。對床句、子真佳作。安用羨伊結駟,嘆儂羅雀。呼便了、沽來共酌。
臥虹千尺界湖光。冷浸月茫茫。
當日三高何處,漁唱入凄涼。
人世事,縱軒裳。夢黃梁。
有誰蓑笠,一釣絲風,吹盡荷香。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
謾哀痛,無及矣。無情莫問江水。西風落日慘新亭,幾人墮淚。戰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藪澤里。豈無人、高臥閭里。試問安危誰寄。定相將、有詔催公起。須信前書言猶未。
子規聲老又殘春。猶作未歸人。
天意不能憐客,何事苦教貧。
歸去也,莫逡巡。好從今。
秧田車水,麥隴腰鐮,總是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