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一之出塞
薊門蕭瑟雁鴻秋,王粲從軍事遠游。
俠客臨岐贈匕首,故人把袂問刀頭。
龍沙旌閃胡塵斷,鹿塞笳鳴漢月流。
搔首乾坤俱涕淚,古來國士幾封侯。
薊門蕭瑟雁鴻秋,王粲從軍事遠游。
俠客臨岐贈匕首,故人把袂問刀頭。
龍沙旌閃胡塵斷,鹿塞笳鳴漢月流。
搔首乾坤俱涕淚,古來國士幾封侯。
薊門一帶在秋雁飛鳴中顯得蕭瑟凄涼,友人周一之如王粲一樣為了軍務去遠方游歷。俠客在岔路口贈送匕首,老友拉著衣袖詢問歸期。在塞外沙漠,旗幟閃動,胡地的塵土被阻斷;鹿塞之地,胡笳聲聲,明月如水流瀉。我撓著頭,面對天地忍不住涕淚橫流,自古以來有多少國家棟梁能得到封侯之賞呢?
薊門:古地名,在今北京西南。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為避戰亂而遠游。這里以王粲比周一之。
臨岐:來到岔路口。
把袂:拉著衣袖。刀頭:刀頭有環,“環”與“還”諧音,問刀頭即問歸期。
龍沙:泛指塞外沙漠地區。
鹿塞:即鹿門塞,在今河南洛陽附近,這里泛指邊關。
國士:指杰出的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處于邊疆戰事時期。詩人送友人周一之出塞,在送別之際,有感于友人的遠行和國家的局勢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同時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人才境遇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長夏清暑。燕引雛還,鳩呼婦往,人靜郊原趣。麥天已過,薄衣輕扇,試起繞園徐步。聽衡宇、欣欣童稚,共說夜來初雨。
蒼菅徑里,紫葳枝上,數點幽花垂露。東里催鋤,西鄰助晌,相戒清晨去。斜川歸興,け然滿目,回首帝鄉何處。只愁恐、輕鞭犯夜,灞陵舊路。
為愛金陵佳麗。乃分符來此。
擁麾忽又向淮東,便咫尺、人千里。
畫鼓一聲催起。邦內人齊跪。
江山有興我重來,斟別酒、休辭淚。
乳鴨池塘水暖。風緊柳花迎面。午妝粉指印窗眼。曲里長眉翠淺。
問知社日停針線。探新燕。寶釵落枕春夢遠。簾影參差滿院。
日照小窗紗,風動重簾繡。
寶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皺。
煙暖柳醒松,雪盡梅清瘦。
恰是可憐時,好似花秾后。
霽景、對霜蟾乍升,素煙如掃。千林夜縞。徘徊處、漸移深窈。
何人正弄,孤影蹁躚,西窗悄。冒霜冷貂裘,玉斝邀云表。共寒光、飲清醥。
淮左舊游,記送行人,歸來山路窎。駐馬望素魄,印遙碧、金樞小。
愛秀色、初娟好。念漂浮、綿綿思遠道。料異日宵征,必定還相照。奈何人自衰老。
清詞麗句。
永叔子瞻曾獨步。
似恁文章。
寫得出來當甚強。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簾烘淚雨干,酒壓愁城破。冰壺防飲渴,培殘火。朱消粉退,絕勝新梳裹。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人猶要同臥。
如今多病,寂寞章臺左。黃昏風弄雪,門深鎖。蘭房密愛,萬種思量過。也須知有我。著甚情悰,你但忘了人呵。
小苑浴蘭,微波寄葉。石城回首山重沓。
綺窗煙雨夢佳期,飛霞艇子雕檀楫。
樓回披襟,廊長響屧。供愁麝月眉心帖。
紫簫閑捻度新聲,有人偷倚闌干掐。
香歇。袂紅黦。記立河橋花自折。
隼旟紺幰城西闕。教妾驚鴻回雪。
銅駝春夢空愁絕。云破碧江流月。
灰暖香融銷永晝。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欄干群雀斗。清明后。風梳萬縷亭前柳。
日照釵梁光欲溜。循階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紅如著酒。沈吟久。昨宵正是來時候。
何許最悲秋,凄風殘照。
臨水復登山,莞然西笑。
車馬幾番塵,自古長安道。
問誰是、后來年少。
飛集兩悠悠,江濱海島。
乘雁與雙鳧,強分多少。
傳語酒家胡,歲晚從吾好。
待做個、醉鄉遺老。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墻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沾簾竹。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
奈愁極頓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車轂。怎奈向、蘭成憔悴,衛玠清羸,等閑時、易傷心目。
未怪平陽客,雙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紅糝鋪地,門外荊桃如菽。夜游共誰秉燭。
春波滟滟浮春渚。綠陰一徑風兼雨。
又作去年時。綠深垂蔓籬。
故山歸興動。江北江南夢。
白發故相欺。星星如有期。
個人風味。只有江梅些子似。
每到開時。滿眼清愁只自知。
霞裾仙珮。姑射神人風露態。
蜂蝶休忙。不與春風一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