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三首
晚過三江口,江空水急流。船頭燈火起,只尺是黃州。野色含江薄,沙痕帶水長。東風無白浪,容易下蘄陽。云樹微茫里,江流浩蕩間。舵樓煙雨重,不見九華山。
晚過三江口,江空水急流。船頭燈火起,只尺是黃州。野色含江薄,沙痕帶水長。東風無白浪,容易下蘄陽。云樹微茫里,江流浩蕩間。舵樓煙雨重,不見九華山。
尹公起宣城,謂是金閨彥。失腳簿領叢,斜飛集州縣。
南陵枌榆地,妙年試雄剸。還將舊棠陰,來作清溪掾。
近來多政學,誤制好東絹。我公有淵源,家學富經傳。
四明炯清水,玉映昆山片。以茲撫凋瘵,精神皎如練。
囷倉出毫末,德化速郵傳。到官未百日,惻惻庭闈戀。
花外想安車,戲舞斑衣緣。推此壽斯民,童髦劇歡忭。
我亦囿陶鈞,有道恥貧賤。洗眼看政成,攜上金鑾殿。
結廬投老瞯群峰,隠隠松杉曲徑通。
剩種池邊千纛竹,近營林下一巢風。
欹眠盡絕春來夢,趺坐閑看月墮空。
檢點吾生諸事了,子孫更與護其終。
新涼溯晚風,一笑偶相同。
有景如荒野,無云障太空。
涓涓渠水綠,樹樹蓼花紅。
星會俄已過,風光嘆轉蓬。
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陽。居近世未遠,頗亦承余光。
恭惟紫陽翁,派接周程張。實學有實用,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見,來者猶有望。紫山豪杰士,理學望北方。
帝憂浙右民,煩公持臺綱。吾道無南北,得志同濟量。
我亦忝諸生,得升繡衣堂。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棄捐不自保,況復有蓄藏。吏貪不加恤,乘時肆奪攘。
愿公活斯民,風俗還虞唐。
當年不得拜前呵,相遇今時可奈何。
病骨已愁飛雪早,衰年敢謂見天多。
既無上策裨朝論,惟有東還聽壤歌。
出處從知元有分,忍言兼善脫槃邁。
跳出黃龍三重關,撞破天童生鐵網。
量太虛空為十尺,秤須彌山作八兩。
信緣隨處住院,為人處惟拳與掌,當機佛祖難近傍。
粗行拍盲,盡直北直南數來,更無此樣。
崇報切自知機,莫學渠儂個伎倆。
不愛一身死,以全千里生。
群言更廉潔,此事甚分明。
心白天應見,官卑自莫爭。
于公厚陰德,尚欲子孫榮。
玉妃破白入春宮,萬紫千紅立下風。
老樹冰霜皴剝后,寒枝煙水有無中。
月橫山館笛初起,人立溪橋馬欲東。
為寄故人無信息,更憑健筆入詩筒。
飛鳳翩翩下九閽,先生出處重斯文。
不將鐘鼎易朱紱,要老桐山守白云。
處士一生純是晉,逸民千古尚為殷。
皇家恩意如天大,定把三峰乞與君。
死時鮑魚臭,生時椒蘭芬。
好惡相補報,不及寸與分。
當其得勢時,六合旁無人。
侯邦盡夷滅,胡馬亦逡巡。
豈知驪山下,金棺化灰塵。
所以楊王孫,自與木石親。
累累三尺土,悠悠百年身。
皇華曾為歙山留,笑殺揚人泛泛舟。
偶話后天非定位,懸知此輩固清流。
一燈雪屋蟲聲細,疋馬晴川草色秋。
倚杖儒宮橋下水,夢魂須憶舊來游。
名父由來產哲兒,一門忠孝藹芳菲。
自從藩府馳朱轂,久缺庭闈戲彩衣。
兵筦少淹當遂相,樊川已得未容歸。
魯公居外周公內,清夜相思魂夢飛。
明倫一疏筆如椽,痛掃兇邪四海傳。
故使北人騎屋望,時聞南面獨班宣。
雖言上眷尤濃甚,只著前銜固愴然。
舊日恩堂炊已熟,夕陽敗柳奈號蟬。
朝來收拾掛風蒲,肯效當年賤丈夫。
尚有耕廬寄汾曲,豈無卜肆在成都。
荷移涼意歸紅蓼,竹讓秋聲與碧梧。
寂寞南朝亡國恨,當時為不用真儒。
日子來訪我,話舊樂復樂。中年情義深,一別輒作惡。
子我皆客居,浮萍嘆流落。傷心縮地術,倒指賞月約。
雞黍喜有期,書久懶不作。是時困著愚,處處熬膏鑊。
而子金石軀,坐受貧鬼縛。傳聞數日來,臥病清風閣。
況子賢主人,苓術富裝橐。子亦屢折肱,忍不急呼藥。
大患緣有身,此理直糟粕。要令文殊師,欲扣維摩諾。
人生余幾許,何事紛六鑿。殷懃今夜月,為我照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