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惠以其先人禹勤刺史柳陰洗馬圖索題,為賦四絕 其四
攀條還共感遺芬,
難挽天河洗戰云。
汗馬無功桑海變,
題詩人是故將軍。
攀條還共感遺芬,
難挽天河洗戰云。
汗馬無功桑海變,
題詩人是故將軍。
手攀枝條一同感受著先人的遺澤芬芳,卻難以引來天河之水洗凈那戰爭的陰云。征戰的馬匹雖已汗流浹背卻未建功,滄海桑田已然變遷,題寫這首詩的人正是過去的將軍。
攀條:手攀枝條,有緬懷之意。
遺芬:遺留的芬芳,這里指先人的遺澤。
天河:銀河,這里借指能洗凈戰爭陰云的力量。
汗馬:原指戰馬因奔跑出汗,后泛指征戰勞苦。
桑海變:即滄海桑田之變,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故將軍:過去的將軍,詩人自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推測,友人伯惠拿著其先人禹勤刺史的柳陰洗馬圖請詩人題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變革時期,戰爭頻繁,詩人作為曾經的將軍,目睹世事變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借景抒情與對比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特定時期人們對戰爭和世事變化的思考。
問訊滄江上,瘡痍日可憐。射潮喧弩士,下瀨請戈船。芻粟深憂里,冠纓醉影邊。饗軍曾不乏,今借水衡錢。
縱游二十士,遠賞物華新。好是小蘭若,一來中圣人。桃源在何處,流水不勝春。歸路狂歌甚,欹斜烏角巾。
扇開青雉兩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隨。紫氣氤氳浮象魏,彤光縹緲上罘罳。幸依日月瞻龍袞,偶際風云集鳳池。零落江湖儔侶散,白頭心事許誰知。
寒凝彩筆,塵封緗帙,窗底秋聲初過。夜濃欹枕抱鳴琴,渾忘了、正襟危坐。鴻天影里,鳳城深處,知有伊人一個。心弦數弄不成章,為少個、洞簫輕和。
大儀靡停運,百生豈淹息。麗天星漢度,附地蟲鳥疾。把策詣有司,五往五見黜。巖棲豈無尚,廛托病多役。錢刀壞心氣,霜露損毛質。蕉萃勿復言,流塵蒙白壁。
林逋去我久,孰能愛孤芳。諒匪高世懷,視此徒倀倀。江南春欲回,萬卉亦已僵。老干正屈鐵,繁英傲冰霜。北來當歲寒,翹想恒彷徨。寧知此庵內,忽挹君子香。豐姿逼人清,粲粲玉雪妝。貞白以自守,恥登桃李場。豈惟吐奇芬,結實味勝常。和鹽薦鼎鼐,需賢聞有商。
垂老投荒轉學醫,嘗思赤手拯民痍。駝來薏苡冤難雪,擊碎珊瑚恨未移。絳蠟燒殘猶墮淚,春蠶瘁死尚抽絲。滿腔憂憤憑誰訴,吐向青天未必知。
誰將姑布動公卿,洛下原來舊有聲。一領青衣雙碧眼,教人到處說髯生。
漣漪四面繞蕪城,蕩盡當年殺氣腥。電埽霆奔馀百戰,河清海晏際千齡。天開西北方輿大,山在東南半角青。可是杜郎無感慨,只吟豆蔻賞娉婷。
省悟前非一息間,更拋閑事棄塵寰。徒誇美酒如瓊液,休戀嬌娥似玉顏。含笑謾教情面厚,多愁還使鬢毛斑。云中幸有堪歸路,無限青山是我山。
炙屐青燈都幾兩?游山綠想渺千尋。前生本是唇依齒,大慟當能感應君。如夢如煙云白透,灼風灼雨朵紅焚。長宵唯有移情笛,吹作松枝萬壑音。
南斗星邊望太霞,蓬萊咫尺是仙家。昌黎不識韓湘子,辜負尊前頃刻花。
蟠桃初熟玉京春,圓屋如規戶牖新。盡是瑤池高會客,豈容塵世飲中人。
偶上千峰榭,遙思八陣臺。去年重午日,僚友共銜杯。偶上千峰榭,因思小范公。桐廬蕭灑處,盡在十詩中。偶上千峰榭,遙思六客堂。前時賦詩處,煙水路茫茫。偶上千峰榭,當時恨不來。使君留過客,高處酌金罍。
又向清湘弄一舟,笑將雙腳問清流。囊收風月非窮相,夢熟煙霞最上頭。招隱誰甘同寂寞,著書獨不為窮愁。稻粱滿地悲鴻舊,馴得滄波萬里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