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知閤挽詩 其二
容色雖嚴重,襟懷實坦夷。
功名期自奮,趨向肯隨遲。
翻念懸車樂,俄成易簀悲。
扁舟苕霅上,此意幾人知。
容色雖嚴重,襟懷實坦夷。
功名期自奮,趨向肯隨遲。
翻念懸車樂,俄成易簀悲。
扁舟苕霅上,此意幾人知。
他容貌雖然嚴肅莊重,但胸懷其實坦蕩平易。期望憑借自身努力建立功名,不會遲緩地隨波逐流。反而想著辭官后悠閑的樂趣,卻突然遭遇死亡的悲痛。他那扁舟在苕溪和霅水之上的心意,又有幾個人能明白呢。
嚴重:嚴肅莊重。
坦夷:坦蕩平易。
期:期望。
趨向:行為方向,這里指處世態度。
懸車:指辭官家居。
易簀:指人將死。
苕霅:苕溪和霅水,在今浙江湖州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韓知閤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處于一個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但從詩中主要體現的是對個人品格和命運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韓知閤,突出其莊重坦蕩的品格和積極進取的志向,同時惋惜他過早離世。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悼念詩的一般風格,以質樸語言表達真摯情感。
山云低欲流,山泉綠堪釀。高臺人不游,麋鹿來亭上。
惆悵雄藩海上游,武昌佳氣接神州。東風歸思王孫草,北渚愁生帝子洲。楚國江山真可惜,劉家豚犬亦何羞?不須更問中原事,官柳新栽過戟樓。
百里雙親隔夜臺,三春寸草折寒灰。傷心易老乾坤窄,歸骨重埋道路哀。宿伴空山思轉劇,淚沾新冢夢初回。遙知周匝松楸外,兩兩青天吊鶴來。
高下桑林行客路,車過灣兒,便似天涯阻。只有離情遮不住,山山水水和他去。回首碧云斜日暮,獨自歸來,此恨知何數。融雪檐頭聲似雨,斷腸都在無人處。
泮水初開物色賒,公車同占上林花。甌西碧玉千金價,嶺外青萍十里華。世掌絲綸推彩鳳,齋仍苜蓿動吹蛙。荊陽亦是多才地,武文桃李即通家。
釋迦不出世,秤尾無星。達磨不西來,尺頭有寸。峭巍巍處平坦垣,平坦坦處峭巍巍。
挺秀凝香一樣清,何妨同結歲寒盟。風霜正共孤高概,雪月相看太古情。翠袖不禁冰骨冷,蒼顏還照玉肌明。孤根雅操千年節,未許繁華老此生。
鳳兮頭,鳳兮尾,烏鳳之名滿人耳。君不見越秀山前真鳳雛,九苞五彩天下無。覽輝猶未到皇都,誰將律呂和山呼。
一自琳宮見錦囊,幾回先爇玉蕤香。醉鄉更比乾坤大,仙境元饒日月長。五柳先生陶靖節,四明狂客賀知章。無為未必無遺恨,不列三千弟子行。
落日大江明。水色天光一線分。飄泊年年仍故我,無成。好景平生剩幾經。沙渚柳猶青。十月霜風未肯零。送我扁舟歸去也,多情。東問金陵尚幾程。
粗布寬衣下領袍。一襟瀟灑,兩袖飄飄。水云活計伴漁樵。過得今宵,莫問來朝。九節蒼龍杖一條。仙經數卷,肩上橫挑。腰間懸個小丹瓢。行也逍遙,坐也逍遙。
人生多憂患,死去百患消。但恨不便得,無由脫鞿鑣。浮榮眾所貴,何異掠草焱。一生與一死,一夕復一朝。周器忌盈滿,老子戒矜驕。園林無恒芳,江海有回潮。委心從大化,庶幾永逍遙。
年來疾病日衰頹,咫尺閩山懶便回。不是幽巖老尊宿,更無人寄荔枝來。
嵓隈寺古極幽尋,石徑人稀苔蘚深。寶鐸有聲生晚籟,柏林無雨結秋陰。山猿抱子眠青竹,野鹿生麑下碧岑。君正妙年方樹立,未甘習靜便投簪。
坐石看流水,晚來忘卻歸。鴛鴦見人影,驚起一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