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雪 其二
風回雪急巧穿帷,黃竹歌殘更斂眉。
燕集幾家尋鵠鷺,獵圍何處問狐貍。
長饑政自愁黃獨,高臥誰能管竊脂。
賴有寒梅為老伴,也應凍減一分肌。
風回雪急巧穿帷,黃竹歌殘更斂眉。
燕集幾家尋鵠鷺,獵圍何處問狐貍。
長饑政自愁黃獨,高臥誰能管竊脂。
賴有寒梅為老伴,也應凍減一分肌。
風回旋雪急驟,雪花巧妙地穿過簾幕,《黃竹歌》唱罷更讓人緊鎖眉頭。幾家在宴集,像尋找鵠鷺般尋覓樂趣;哪里有狩獵圍場,去追捕狐貍呢?長久饑餓正為黃獨發愁,高臥之人誰會去管那偷脂的鳥。幸有寒梅作為老伙伴,它也應被凍得瘦了一分。
帷:簾幕。
黃竹歌:相傳周穆王游黃竹,遇風雪,有凍人,乃作《黃竹歌》。這里借指因雪而引發的感慨。
燕集:宴集,聚會。鵠鷺:鵠和鷺,常比喻朝班。
黃獨:一種野生植物,可食用,在饑荒時可充饑。
竊脂:鳥名,即桑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正值寒冬大雪,社會上存在百姓饑寒交迫的情況,詩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雪天里百姓的艱難生活和詩人的感慨。特點是通過多種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關注民生的情懷。
菊得霜乃榮,性與凡草殊。
我病得霜健,每卻稚子扶。
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今朝喚父老,采菊陳酒壺。
舉袖舞翩僊,擊缶歌烏烏。
秋晚遇佳日,一醉詎可無。
今日天??霜,又見一日晴。
晴寒病良已,扶杖東園行。
瓦鼓息我倦,靜聽幽鳥鳴。
花果四十株,手自培養成。
疏密無行列,東園蓋強名。
人看不滿笑,聊用適我情。
三百六十日,扶衰得出都。
略無新伎倆,仍是舊形模。
世事蠻攻觸,人情越事吳。
勿言莼菜老,檥櫂醉湘湖。
縹緲紗廚覆象床,蠻童擎粥進黃粱。
硯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團扇題詩無滯思,清泉灑地有余涼。
更須風伯開云陣,準擬今宵月滿廊。
君子尚大節,又甚惡不情。
魯連故可人,用意終近名。
千載高夷齊,采薇忘其生。
周公述易象,所以貴幽貞。
去圣雖已遠,江左見淵明。
我讀飲酒詩,朱弦有遺聲。
曾會蘭亭醉墮簪,后身依舊住山陰。
琴傳數世漆文斷,鶴養多年丹頂深。
滌硯灘頭無漬墨,吹簫月下有遺音。
小詩戲述幽居事,后有高人識此心。
身似枯禪謝世塵,豈容收斂強冠巾。
庾郎三韭不妨飽,晏子一裘何恨貧。
棲冷每憐雞唱早,云開初見月痕新。
閑中有味君知否,熊掌駝峰未是珍。
疾病當治本,神醫古難遭。
哀哉有限身,日與利欲鏖。
大嚼徒為貪,劇飲豈足豪。
淡薄以養壽,亦非慕名高。
菊佩糕盤節物催,老懷撫事一悠哉。
年光半付殘編去,詩句時從倦枕來。
零落朋儔今孰在,寂寥事業世方咍。
兩叢月桂門前買,自下中庭破綠苔。
秋風一夜吹橋樹,明日來看已非故。
吳中九月霜尚薄,落葉半隨飛鳥去。
老人心事感凋零,只欲逢秋醉不醒。
范寬用意真難解,偏寫丹楓作畫屏。
一紙臨門喜欲顛,詞源滾滾瀉長川。
旗旄外閫新元帥,風月名山古洞天。
自笑屏居依近郭,每煩登望指孤煙。
雄篇三復空興嘆,窮乃工詩似不然。
昔聞若耶村,意象乃物外。皤然阡陌間,來往幾鮐背。
無論百歲翁,甲子數至再。我來親見之,殊未輟耕耒。
曩事一一言,多聞雜諄誨。回頭指丁壯,此是曾玄輩。
有翁又過我,家有孫五代。指呼取斗酒,山果雜細碎。
顧我使云年,慚縮不能對。恭惟大父行,不覺投杖拜。
養生惟一嗇,此在吾術內。翁能信踐之,成就乃爾大。
我今才耄及,耳目已憒憒。長庚雖余輝,敢與明月配。
底處人間無駭機,超遙且喜謝招麾。
千年澗底孤松秀,萬里天邊獨雁歸。
服氣昔常憎火食,游山近已制荷衣。
青城況有幽人約,會守丹爐隱翠微。
老子秋來樂事稠,吳秔新搗酒新??。
矮黃不待園官送,小白每煩溪女留。
頓飽可憐頻夢與,半酣自喜有兒酬。
不如意事何窮已,且放團欒一笑休。
雨過未生塵,寒輕不著人。
斷云飛苑路,高柳暗天津。
憔悴非平日,呻吟又一春。
絲毫寧有補,空負耦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