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高臥圖
問字不得兀兀,
借書不得陶陶。
誰遣人來送酒,
枕邊正讀離騷。
問字不得兀兀,
借書不得陶陶。
誰遣人來送酒,
枕邊正讀離騷。
去請教學問沒得到回應,我獨自發呆;去借書籍沒借到,我卻自得其樂。是誰派人送酒來呢,此時我正靠在枕邊讀著《離騷》。
問字:指向人請教學問。
兀兀:獨自發呆、昏沉的樣子。
陶陶:和樂、舒暢的樣子。
遣:派。
《離騷》: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閑適生活狀態,可能在日常讀書學習中遇到小阻礙,不過心態樂觀。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上雖無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一種生活情趣。
綠窗時有唾茸粘,銀甲頻將彩線挦。繡到鳳凰心自嫌。按春纖,一半兒端相一半兒掩。自將楊柳品題人,笑捻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再偷勻,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海棠紅暈潤初妍,楊柳纖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嬌欲眠。粉郎前,一半兒支吾一半兒軟。自調花露染霜毫,一種春心無處托。欲寫又停三四遭。絮叨叨,一半兒連真一半兒草。梨花云繞綿香亭,胡蝶春融軟玉屏。花外鳥啼三四聲。夢初驚,一半兒昏迷一半兒醒。瑣窗人靜日初曛,寶鼎香消火尚溫。斜倚繡床深閉門。眼昏昏,一半兒微開一半兒盹。柳綿撲檻晚風輕,花影橫窗淡月明。翠被麝蘭熏夢醒。最關情,一半兒溫馨一半兒冷。厭聽野雀語雕檐,怕見楊花撲繡簾。拈起繡針還倒拈。兩眉尖,一半兒微舒一半兒斂。
夕寒風自起,集雪耀中宇。朗月一何速,早巳爛芳醑。邂逅我蘭友,設尊款清語。連翩忽竟夜,悲嘆為故侶。瑤華雖莫折,羽觴時復舉。念昔青年日,共矯凌風羽。啄食九天步,宿必華池渚。中路更險艱,風波各失所。大明蕩妖氛,回光蔭衰腐。諸賢既連茹,王子豈羈沮。馀生實自慶,追念良巳苦。搣促廣陵散,愴惻山陽旅。事諧終合并,感往徒心楚。棄置且安寓,歡娛弄尊俎。
清風嶺下路,十里踏斜陽。山色多凝翠,人家半姓黃。秋晴泉自雨,夜冷月如霜。冉冉年華晏,征途底事忙。
番兒花箭強,金簳狼牙脊。單枝折如朽,十九勝千百。兄弟相為依,一如箭在笮。敦弓交驩好,角弓刺乖隔。我作折箭吟,阿干第二拍。
從來道院江西好,只為涪翁遂得名。見說何家更清甚,院中終日讀書聲。山陰偏被道家占,我祖當年曾寫經。君向陰中敞吟境,何時相伴鶴來聽。
涪翁指點好濂溪,老眼青天醉不迷。五老峰連湖月白,綠荷風飐水煙低。無窮光霽還相接,太極圖書謹自提。懶與時人談此事,風流真個隔云泥。
揚帆溯大江,八月風水壯。波濤東北駛,舟楫西南向。鹢首共飄飖,鴻毛自飛飏。俯窺積潦深,仰矚青冥曠。三山點微茫,七澤吞浩蕩。淮海亙長流,荊湘彌遠望。是時霜露秋,原野氣悽愴。啼烏古城曲,落木澄潭上。中流天色改,云物忽異狀。飛雨灑長淮,驚飆駕高浪。群龍歘掀舞,萬馬齊奔放。奔騰注三峽,噴薄凌千嶂。大哉乾坤內,一氣浮泱漭。不睹疏鑿勤,焉知禹功廣。微名逐羈旅,萬里適炎瘴。已昧垂堂戒,恐罹曠官謗。臨深重兢業,吊古增惆悵。煙飛曹魏走,鳥散苻秦喪。佳氣連濠泗,雄都歸帝王。兵戈久未息,險阻不可仗。茲行信寂寞,壯觀亦豪宕。鮮膾松江鱸,清樽采石釀。赤壁晴更登,黃樓晚須訪。擊楫歌遠游,滄浪起漁唱。
樵川旅思久應殘,未去遙知別事難。漸有歲時生遠夢,乍無朝夕共清歡。山鶯勸酒宜深聽,春柳如人不忍看。更盡須臾攜手處,溪流正漲月光寒。
山徑之蹊去去賒,篳門圭竇是誰家。其生色也草交翠,彼美人兮蓮正花。源泉混混出虛巖,桑者閒閒人已蠶。剪韭不妨千取百,種瓜且喜二生三。
金華古洞天,丹霞冠其顛。上當婺女垣,下據雙溪壖。括峰盤其股,會稽摩其肩。晨霏護瑤草,瑞靄緣石田。靈宮媲上界,陰洞通九天。黃冠秀玉飄,琴心語胎仙。駕言極游覽,捫蘿重攀緣。素心愜清曠,探索窮幽玄。長揮訪松喬,授訣期長年。邈焉不可究,澄心聽松泉。
欲攬芙蓉上采舟,浦云煙樹隔滄洲。眼中秪覺秋光好,何事騷人卻怨秋。
幾憑杯酒酹殘春,齲齒從渠笑病呻。瘦句吐床看月墮,幽懷赴世待天伸。已悲骨肉歸泉壤,剩對渾茫訊鬼神。刻意忘情知未得,可能哀樂不關人。
有鳥有鳥名孔雀,文彩光華動揮霍。修頸昂昂翠羽翹,大尾斑斑金錯落。由來麗質產南方,丹山碧水多翱翔。芭蕉花開風正軟,桄榔葉暗日初長。忽聞都護啼一聲,山中百禽皆不鳴。松篁引韻笙竽奏,顧影徘徊舞翅輕。炎荒暑熱時多雨,尾重低垂飛不舉。一朝籠養近簾幃,可憐猶妒美人衣。永嘉謝環善寫生,畫圖貌得邊鸞清。老眼摩挲石苔紫,渾似枇杷樹底行。
不彈貢禹冠,不結蕭朱綬。幾處移家任轉蓬,半生失路唯耽酒。兔園挾策也徒然,欲逐長沮學種田。秋風四面相如壁,舊物空馀子敬氈。異鄉淪落無朋友,論交昨日今何有。誤將偃蹇對時人,豈謂新知不忠厚。萬事蕭然一布衣,白頭夢想故山薇。抱琴欲奏猗蘭曲,目送云天一雁飛。
天漠漠,草萋萋。風中腸斷杜鵑啼。樓外垂楊千萬縷,留春住。更怕春歸人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