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房為晉江石申卿 其二
高人卜筑處,山水寂無喧。
散帙夜焚蒳,帶經時灌園。
窗中列巖岫,原上種蘭蓀。
眷此多幽曠,空憐微尚存。
高人卜筑處,山水寂無喧。
散帙夜焚蒳,帶經時灌園。
窗中列巖岫,原上種蘭蓀。
眷此多幽曠,空憐微尚存。
高人選擇在此處建房居住,這里山水寂靜沒有喧鬧之聲。夜晚打開書卷焚燒蒳草,有時帶著經書去澆灌菜園。窗戶中能看到排列的山巒,原野上種植著蘭蓀香草。眷戀這清幽空曠之地,只可惜這一點美好微微留存。
高人:指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人。卜筑:擇地建筑住宅。
散帙:打開書卷。蒳:一種香草,可焚燒。
帶經:帶著經書。灌園:澆灌菜園。
巖岫:山巒。
蘭蓀:香草名。
眷:眷戀。幽曠:清幽空曠。
微:指美好、清幽的氛圍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或聽聞清源山房這一地方后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喧囂和紛擾,而清源山房的寧靜清幽與之形成對比,詩人可能借此表達對寧靜高雅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高人的山居生活,突出其清幽高雅。特點在于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追求。
奉侍高堂跡久韜,半巖水石數間茅。潤沾曉露蒼苔滑,寒鎖春云綠樹高。映竹謾看雞啄黍,隔林空聽雞鳴皋。溪橋回首斜陽外,路草凝煙共郁陶。
我文不逮口,我口不逮思。奇想起中夜,欲達難為詞。倉頡制文字,筆畫有窮時。持此宣中情,如驢逐電馳。矧彼陋室輩,糕字不敢題。語文貴新創,門限安足羈。此意復彷徨,下筆又躇踟。有手而無膽,我念真成癡。
又見筇開一境新,九重峰上禮高人。曾經坎坷情彌篤,畢竟祥和物可親。朋至樂同于稚子,夜成詩誦與星辰。知公別有桃源在,白首歸來欲問津。
今代詩書帥,收功百戰馀。人誰不開府,公獨帶除書。死后家無甔,生前客有車。輕財并待士,此意果何如。
橐筆經年意未窮,芒鞋緊峭任西東。星文已見龍津合,電影終憐冀北空。瓶貯天山山畔雪,錫飛遼海海門風。何時擁毳團圞話,坐數寒更榾柮紅。
信天翁與白頭翁,孰是歪風孰正風。天下幾曾少芻狗,吾生何便計雞蟲。三人大笑空前古,二白之間介一窮。若比黃花詩更瘦,秋山木落雨濛濛。
小雨凄暮春,入夜寒更作。泠泠竹間風,振我衣袂薄。野田鳴流泉,密樹紛翠幄。躡屐徐我行,長懷付寥廓。懷古不知寒,洗心忘百憂。怡然方寸地,得與賢圣游。南澗兮泉甘,北山兮云幽。彼紛兮何之,茲盤兮吾留。春雨暗前山,春云行遠林。月落雞犬靜,誰聞梁甫吟。巍巍兮高山,泠泠兮好音。誰聞梁甫吟,惟恐山不深。夔皋不著書,周召不決科。端坐廟堂上,四海臻泰和。此道固如是,后來文藝多。嗒然空山中,獨抱明良歌。
亭亭霜雪干,隱隱煙霞島。孤絕幽勢多,澄灣下相抱。暝光澹將夕,霽色浮初曉。時有遼東禽,飛來海天窅。
向上一路,千圣不傳。未曾擬議,早隔大千。雪峰輥毬,禾山打鼓,仰山插鍬,地藏種田。短綆那汲深泉。
世亂占遁爻,入山斯可喜。況守先疇舊,廬墓聚于此。往歲竄海角,相公對拊髀。余羨倦知翁,劫罅伏鄉里。出誦唱酬作,亦驗隱居美。其地奧而曠,繁花竹楩梓。上冠霞峰臺,下環玉帶水。閑身雜豚犢,課耕供祭祀。何堪變愈亟,殺聲沸兩耳。翁踵作流人,曲江已前死。局蹐庇一椽,吟鬢換星晷。眼穿不獲歸,烽隧暗南紀。飛夢亦吹殘,慰情留畫紙。汪生筆奪真,臥起墨云里。吾儕等飄梗,有命篤行李。期予織屨山,回戈雪國恥。
東華光景儼南華,六合風花屬我家。試上云樓足清賞,與君長醉赤城霞。
垂楊垂柳管芳年。飛絮飛花媚遠天。金繭抱春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風前。別離江上還河上,拋擲橋邊與路邊。游子魂銷青塞月,美人腸斷翠樓煙。
對寒燈、邊城今夜。望長安、家山在那些。雁南歸、人沒個去時節。風瑟瑟,催殘漏,雨瀟瀟,打紅葉。多管是、替愁人來添悶也。
埋冤地下恨難消,鸚鵡洲前悵望遙!天下滔滔誰氣節?諸公袞袞盡么么!當時諸子陰相妒,從古才人病在驕。大小兒曹終見殺,愧君清白樹風標!
鑿池半畝小通潮,隔岸秋光不可招。誰采芙蓉蕩雙槳,移栽紅艷未辭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