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
誰言千里外,光景每相從。
且看一輪內,山河自幾重。
透林驚曙逼,鋪砌訝霜濃。
蕊闕春風好,仙槎何處逢。
誰言千里外,光景每相從。
且看一輪內,山河自幾重。
透林驚曙逼,鋪砌訝霜濃。
蕊闕春風好,仙槎何處逢。
誰說相隔千里之遙,這美好的月光卻常常相伴。且看這一輪明月之中,山河層層疊疊。月光透過樹林讓人驚訝黎明即將來臨,灑在臺階上讓人詫異霜色濃重。月宮中春風正好,不知何處能遇到那載仙的木筏。
光景:指月光。
曙逼:臨近黎明。
鋪砌:指月光灑在臺階上。
蕊闕:指月宮。
仙槎: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一個秋夜,仰望明月,被月光下的美景所觸動,從而引發了對宇宙、人生的遐想,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以秋月為主題,展現了秋月的皎潔與神秘。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寫,營造出獨特意境,表達了對美好和未知的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田園經雨綠分畦,飛蓋閑行九里堤。
拂袖清風塵不起,怪得仙郎詩句好,斷霞殘照遠山西。
舊族知名士,朱衣宰楚城。
所嗟吾道薄,豈是主恩輕。
戰鼓何時息,儒冠獨自行。
此心多感激,相送若為情。
湘浦懷沙已不疑,京城賜第豈前期。
鼓聲到晚知坊遠,新詩問我偏饒思,還念鷦鷯得一枝。
念子才多命且奇,亂中拋擲少年時。
深藏七澤衣如雪,孤芳自愛凌霜處,詠取文公白菊詩。
正憐東道感賢侯,何幸南冠脫楚囚。
睆伯臺前收別宴,更向鄱陽湖上去,青衫憔悴淚交流。
酌酒圍爐久,愁襟默自增。
長年逢歲暮,多病見兵興。
夜色開庭燎,寒威入硯冰。
湯師無別念,吟坐一燈凝。
掩靄愚公谷,
蕭寥羽客家。
俗人知處所,
應為有桃花。
歌舞送飛球,金觥碧玉籌。管弦桃李月,簾幕鳳凰樓。一笑千場醉,浮生任白頭。
灼灼傳花枝,紛紛度畫旗。不知紅燭下,照見彩球飛。借勢因期克,巫山暮雨歸。
梁王籍寵就東藩,還召鄒枚坐兔園。
今日好論天下事,唯有音書慰離別,一杯相送別無言。
下國兵方起,君家義獨聞。
若為輕世利,歸去臥溪云。
掛席沖嵐翠,攜筇破蘚紋。
離情似霜葉,江上正紛紛。
故人相別動經年,候館相逢倍慘然。
顧我飲冰難輟棹,欲識酒醒魂斷處,謝公祠畔客亭前。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弱齡負世譽,一舉游月窟。仙籍第三人,時人故稱屈。
昔余吏西省,傾蓋名籍籍。及我竄群舒,向風心郁郁。
歸來暮江上,云霧一披拂。雷雨不下施,猶作池中物。
念君介然氣,感時思奮發。示我數篇文,與古爭馳突。
彩褥粲英華,理深刮肌骨。古詩尤精奧,史論皆宏拔。
舉此措諸民,何憂民不活。吁嗟吾道薄,與世長迂闊。
顧我徒有心,數奇身正絀。論兵屬少年,經國須儒術。
夫子無自輕,蒼生正愁疾。
酌此杯中物,茱萸滿把秋。
今朝將送別,他日是忘憂。
世亂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頻一醉,亦未減風流。
盛府賓寮八十余,
閉門高臥興無如。
梁王苑里相逢早,
愿君百歲猶強健,
他日相尋隱士廬。
紫微垣里舊賓從,來向吳門謁府公。
奉使謬持嚴助節,
日暮瓜洲江北岸,兩行清淚滴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