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傅氏山莊次陸學士廉伯韻二首
偶然攜酒作郊行,才出塵中眼校明。歲月幾何新景象,河山百二舊神京。初涼道上行人影,斜日村中打麥聲。一片渴心何處寫,轆轤金井上銀瓶。
北來燕趙舊山川,平野蒼茫海色連。客子行游非素約,野人墟落自成廛。尋涼有馬能知路,吊古無碑可問年。九日忙時閒一日,新詩莫惜被人傳。
偶然攜酒作郊行,才出塵中眼校明。歲月幾何新景象,河山百二舊神京。初涼道上行人影,斜日村中打麥聲。一片渴心何處寫,轆轤金井上銀瓶。
北來燕趙舊山川,平野蒼茫海色連。客子行游非素約,野人墟落自成廛。尋涼有馬能知路,吊古無碑可問年。九日忙時閒一日,新詩莫惜被人傳。
偶然間帶著酒到郊外游玩,剛走出塵世眼界便更加明亮。歲月過去不久,眼前已是新景象,這山河依舊,還是舊日的神京。剛剛涼爽的道上有行人的身影,夕陽下村中傳來打麥的聲音。一片渴念之心何處傾訴,只見轆轤金井上吊著銀瓶。從北方而來,看到燕趙舊有的山川,平野蒼茫與海色相連。游子出行游玩并非預先約定,鄉野人家的村落自成集市。尋找清涼,馬似乎能認得路,憑吊古跡卻沒有碑可詢問年代。九月忙碌時偷得一日清閑,不要吝惜讓新詩被人傳頌。
校明:更加明亮。校,通“較”。
河山百二:形容山河險固,二萬兵力可抵百萬。神京:指京城。
轆轤金井:裝飾華麗的井,轆轤是提水工具。
素約:預先的約定。
廛:集市。
九日:指農歷九月,農事繁忙時節。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閑暇時到郊外避暑游玩,看到鄉村景象和燕趙舊山川,結合自身心境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有閑情逸致出游并吟詩。
這兩首詩主旨是描繪郊外避暑所見之景和所感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既有鄉村生活的清新,又有歷史的厚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天邊崧少遠微茫,猶想霓旌駐水旁。逸態瑰姿何處在,尚應遺恨寄君王。慇勤遵渚饋明珰,情托微波事渺茫。油壁卻歸天上去,沙晴空見水禽翔。轘轅伊闕兩相望,草樹離離自郁蒼。舊物祇馀金帶枕,夜闌空斷九回腸。
彭城城下草萋萋,無數樓船泊大堤。二水合流通汴泗,遠山入望是青齊。黃茅岡上云生石,戲馬臺前雨作泥。此際不勝懷古意,酒酣賦就氣如霓。
苧蘿今日生才子,絕似施家又一西。文硯定裁紅粉石,墨香應注浣紗溪。多錢方朔頻辭帝,無子商陵不去妻。最喜六朝兼沈宋,新聲妖冶使人迷。
笑指斜陽天外山,無端長作翠眉攢。豈知男子桑蓬志,萬里東西不作難。
相送出江潯,淚下沾衣襟。何用敘離別,臨歧贈好音。敬通才如此,君山學復深。明哲遂無賞,文花空見沈。古來非一日,無事更勞心。
昭代光華起一經,手提文印廣西行。三年宦績看書最,八桂人才屬有成。白簡重辭金闕去,黃花紛映繡衣明。相逢乍語還相別,勉盡忠誠答圣情。
紅白互相競,芳菲亦自齊。春應憐隱僻,吾以慰幽棲。太白文先著,漁郎醉后迷。徘徊日將暮,惆悵石橋西。
紗窗催曙鳥,繡閣捲香幃。開匣自生妒,看妝誰謂非。憐時嫌著粉,愁處懶更衣。回視雕梁燕,雙雙猶未飛。
一曲凄涼薤露歌,賢人眼底漸消磨。所嗟不是龍蛇歲,湖海歸來涕淚多。
侍御還持刺史符,贈君那得一言無。鶯花別瀉春杯滿,詩卷催題夜月孤。寬猛掄才須子產,東南何地更姑蘇。他時惠澤沾群品,來聽吳歌傍太湖。
詩風詞韻燦千春,今日傳薪尚有人。彭蠡潮來光瀲滟,匡廬云散壁嶙峋。每思當日曾連語,更喜今朝為掃塵。只為素心同一契,故教贛水接天津。
壯年不遇主,歲月忽侵尋。買藥到城市,讀書隨樹陰。窗虛啼鳥近,門掩落花深。舊日逢方士,曾傳戲五禽。
馬上風吹醉帽偏。一川晴雪裊吟鞭。冷云堆里指家山。慈母已占烏鵲喜,佳人望月拜嬋娟。今宵人月十分圓。
京國分攜近十期,客中邂逅慰懷思。寇恂自信能治郡,司馬原來善屬辭。芍藥省中曾視草,紫薇垣里舊題詩。曲江事業吾邦重,好把忠貞答圣時。
不獨文章冠盛時,雅聞姑射并風姿。酬君一案非青玉,寄我諸篇并色絲。清節異時隃乃父,中庸今日亦吾師。莫夸終古神交在,所見俱應勝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