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薄寒同畫亭蓮仙分賦
薄暮輕寒透碧紗,素心晨夕度年華。
平堤綠掩萋萋草,深巷紅銷點點花。
酒罷蕭齋憐楚客,衣添畫閣憶盧家。
相逢共惜春多雨,門外煙波萬柳斜。
薄暮輕寒透碧紗,素心晨夕度年華。
平堤綠掩萋萋草,深巷紅銷點點花。
酒罷蕭齋憐楚客,衣添畫閣憶盧家。
相逢共惜春多雨,門外煙波萬柳斜。
傍晚時分,輕微的寒意透過碧紗襲來,我懷著純凈的心在朝夕間度過歲月。平坦的堤岸被蔥綠的萋萋芳草遮掩,幽深的小巷里點點春花已經凋零。飲酒后在書齋中憐惜像屈原一樣的游子,在畫閣中添衣時想起了閨中思婦。我們相逢在一起,共同惋惜這春天里多雨的時節(jié),門外如煙的水波中萬條柳絲傾斜搖曳。
薄暮:傍晚。
素心:純凈的心。
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蕭齋:書齋。
楚客:指屈原,后泛指客居他鄉(xiāng)的人。
盧家:借指少婦。典出蕭衍《河中之水歌》“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詞內容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暮春時節(jié),當時詩人與畫亭、蓮仙相聚,面對春雨薄寒的暮春之景,有感而發(fā),與友人分題賦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暮春之景抒發(fā)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傳達情感,對仗工整,語言優(yōu)美。在文學上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多少平生志,天涯一夢窮。雁聲悲處起,鶴影望來空。檣掛淮陽月,波生海岱風。忽聽鄉(xiāng)語轉,始憶泊山東。
才叔傳神筆更奇,一分為二兩無疑。心追造物無窮巧,后代能名今可知。
擬動歸心路已差,直饒歸得亦無家。倚門自是難忘母,據(jù)令從來不識爺。
秋蟲唧唧傍寒窗,一點清燈耿夜釭。無限清愁來眼底,月臨霄漢露橫江。
霅溪深極地根清,四水交流激射聲。
無定河邊望旆旃,居延城外候烽煙。家家喜語占烏鵲,不用金釵當卜錢。
森羅只道是天文,幽意曾于奕旨分。老我靜來尋譜帖,幾行淩亂散鴉軍。
每依初地借初筵,剝棗烹葵代擊鮮。一片碧城雙樹外,數(shù)椽朱閣百花前。西山爽氣秋逾逼,北海清尊夜共傳。豈是佛香難供客,也知郎署久逃禪。
病作寒鴉噤,懷抱向誰開。閉門三日霖雨,落葉滿空階。悵望青山筍蕨,寂寞故人書札,閑卻手中杯。日月老賓送,孤土自興哀。歲寒事,虛作計,強安排。太息平生叔子,玉樹已塵埋。萬卷撐腸何用,萬事到頭是夢,天意苦難猜。棄置勿復道,窨酒待春回。
長夜無風天似墨,曉來一片晶瑩。家家撫掌笑相迎。年來無雨露,待爾澤群生。世路崎嶇已慣,卻教今日皆平。巖梅遙想發(fā)娉婷。繞籬雙鵲子,時報兩三聲。
案有君遺跡,時時動我悲。夢中呼白也,卷里哭微之。骨似凝冰石,心如靜水池。太玄那得比,囑累有佳兒。
巍樓雄郭外,虛牖敞云中。靜納銀蟾影,寒生玉馬風。地高秋最早,天迥望何窮。未得驚人語,終朝憶謝公。
曉起即驅車,稽頭尚未梳。路歧任南北,起伏一躊躇。吠犬惟窺戶,耕牛始出閭。不知何處叟,獨立已揮鋤。
江天萬里一貧家,此老能來共物華。到處小灘橫釣艇,我家明月照梅花。山中野鹿元相伴,江上清風不用賒。拾得支機遺石否,年年星漢望仙槎。
峭峻門庭,平白道路。擔板睦州,面壁魯祖。不問南來北來,東去西去,須信長年不出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