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事絕句六首 其三
昨夕風掀屋,今朝雨壞墻。
雖知炊米盡,不廢野歌長。
昨夕風掀屋,今朝雨壞墻。
雖知炊米盡,不廢野歌長。
昨晚狂風掀翻了屋頂,今天早晨暴雨沖壞了墻壁。雖然知道做飯的米已經吃完,卻依然不停止那悠長的山野歌聲。
掀:掀起,翻倒。
壞:損壞,沖壞。
炊米盡:做飯的米已經用完。
廢:停止。
野歌:山野間的歌聲,此處指作者的吟唱。
此詩為陸游晚年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時所作。詩人晚年生活清苦,常與農事、自然為伴,詩中所寫的風雨毀壞屋墻、米糧將盡等情景,正是其日常困頓生活的真實寫照。
此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晚年清苦的生活場景,通過風雨毀壞屋舍、米糧將盡的困境與不輟的山野歌聲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詩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詩風質樸自然,于平凡生活中見精神境界,體現了陸游晚年詩歌平淡而深永的藝術特色。
眾辰列宿象垂天,搔首卜人嘆枉然。堪笑星官疑示兆,未諳常道怎知玄。
關河勞夢魂,欲見杳難憑。照君文繡帳,相近不如鐙。
三槐世澤深如海,今見東皋有草堂。舒嘯可追陶靖節,風流還憶賀知章。桃花春水畫船小,秫稻秋風白酒香。我欲脫冠尋舊約,故園山色對蒼蒼。
黃帽貪程夜泊遲,市樓燈火歇多時。滿懷風月無分付,卻借漁翁短笛吹。
河流西來復東注,我方乘舟北河去。長涂短服春已深,小邑孤城日將暮。河傍穹碑倚春樹,停橈一讀知其故。不見高臺號大風,空馀草屋連荒戍。當時漢祖居沛中,時有云氣隨飛龍。道間未斬白帝子,圯下已逢黃石公。子嬰首落重瞳手,百二山河夘金有。陰陵失路豈人為,鴻門不死真天授。殘忍者滅仁義王,威加四海歸故鄉。籜冠巍峨筑聲壯,日月照耀旌旗楊。身中袞裳朱衣繡,酒酣歌舞爭為壽。父老人人被寵恩,租庸世世蒙蠲宥。云胡伯心猶未忘,意氣激烈非虞唐。不歌艱難創王業,卻思壯士守邊疆。臺前風煙起天末,臺下寒流動毛發。黃昏不敢問前途,駐目更看芒碭月。
悵望南巡竟不還,淚和湘雨暮斑斑。須知竹死愁方盡,莫恨秦人鞭赭山。
馬足關河,鶯啼院宇。舊經行地無尋處。無情惟有紙鳶風,年年吹綠臺城樹。三月桃花,一汀芳杜。柳綿如雪飛還住。夕陽西下水東流,蘭舟好載春愁去。
秋入空山萬竅鳴,山前山后亂潮生。不知天籟非人籟,卻認風聲似海聲。直干也隨羊角旋,高枝唯恐鶴巢傾。畢宏韋偃還聽否,慘淡經營畫得成。
閉門度芳辰,念此風雨惡。今日忽復晴,青郊縱行樂。引杖聽鶯啼,持杯看花落。庭綠樹陰交,春容已非昨。微酣愛酒清,放歌悲發白。茫茫師旅間,擾擾煙塵隔。夙昔愧棲遲,于今喜離索。明朝溪上田,買牛自在作。
相思曾漢苑,相見此江城。楊柳春山細,蘼蕪夜雨生。鳳題今日字,龍臥昔人名。世事孤心在,霜華兩鬢驚。艱危吾抱病,流落爾何情。作賦看霞墜,開尊對月明。雙鴻聛聣暮,尺牘廣陵行。莫忘滄浪水,紅塵滿客纓。
啾啾草間雀,日隨黃鳥飛。爭先赴稻粱,寧顧野人機。便便善柔子,懷利近相依。但慕春荑好,不見秋霜霏。驅車逐走鹿,中路忘所歸。豈不愛其躬,天命與心違。古道今巳矣,感悟空涕欷。
月華燈影光相射。還是元宵也。綺羅如畫,笙歌遞響,無限風雅。鬧蛾斜插,輕衫乍試,閑趁尖耍。百年三萬六千夜,愿長如今夜。
水族何時把臉翻,獨來山里創家園。世間自有留爺處,樹上亦能延續繁。
干戈不到處,風物漸諧心。人聚百年室,樹連十里陰。兒童喧古道,耳目遠秋砧。太息北來客,聊為咷后吟。
行背青山郭,吟當白露秋。風流無屈宋,空詠古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