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橋春浪
劃然斷岸水連空,
一色波光上下同。
瞻眺尚馀題柱意,
往來猶羨濟川功。
漁舟歷亂晴霞外,
雁塔嵯峨夕照中。
未許暴腮隨野浪,
還看奮鬣薄蒼穹。
劃然斷岸水連空,
一色波光上下同。
瞻眺尚馀題柱意,
往來猶羨濟川功。
漁舟歷亂晴霞外,
雁塔嵯峨夕照中。
未許暴腮隨野浪,
還看奮鬣薄蒼穹。
陡峭的河岸下江水與天空相連,波光與天色渾然一體上下交融。遠望時仍存題柱求仕的志向,往來間更羨慕輔佐君王的功績。漁舟在晴霞外雜亂分布,大雁塔在夕陽中巍峨聳立。不愿讓魚鰓暴露隨波逐流,且看奮力揚鬣直上接近蒼穹。
劃然:形容突然、陡峭的樣子,此處指河岸斷裂陡峭之態。
題柱意:用司馬相如題橋柱典故,指立志求取功名的抱負。
濟川功:出自《尚書》'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比喻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功績。
暴腮:典出《三秦記》,魚躍龍門未上則暴腮,喻指困頓失意。
奮鬣(liè):鬣指魚背鰭,奮鬣形容魚奮力躍起的姿態。
薄:接近、迫近。
嵯峨(cuó é):形容高聳的樣子。
此詩應為春日游覽鯉橋時所作。詩人面對水天交融的春景,聯想起歷史典故,結合眼前漁舟、雁塔等景致,抒發積極進取的志向。
全詩以鯉橋春景為引,融合歷史典故與自然意象,既展現春日壯景,又借'題柱''濟川'等典表達對功名的追求,以'奮鬣薄蒼穹'收束,突出不甘困頓、奮力向上的精神,語言工整,意境宏闊。
陳樂無歡璧在隅,
宰臣懷智有微謨。
茍非成子當明哲,
誰是仁人可托孤。
磷磷誰為惑溫溫,
至寶凡姿甚易分。
自是時人多貴耳,
目無明鑒使俱焚。
吳起南奔魏國荒,
必聽公叔失賢良。
無謀縱欲離安邑,
可免河溝徙大梁。
鬻拳強諫懼威刑,
退省懷慚不顧生。
雙刖忍行留痛恨,
惟君適足見忠誠。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九牧金熔物像成,
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
楚子何勞問重輕。
重祿存家不敢言,
小臣憂禍亦如然。
明開諫諍能無罪,
只此宜為理國先。
春申隨質若王圖,
為主輕生大丈夫。
女子異心安足聽,
功成何更用陰謨。
強兵四合國將危,
賴有謀臣為發揮。
城內蒿銅誠自有,
無謀誰解見玄機。
西子能令轉嫁吳,
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
一葉翩翩在五湖。
曾嫌勝己害賢人,
鉆火明知速自焚。
斷足爾能行不足,
逢君誰肯不酬君。
滿朝皆醉不容醒,
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
誰知浸潤誤深誠。
兔窟穿成主再興,
輩流狐伏敢驕矜。
馮讙不是無能者,
要試君心欲展能。
救魯亡吳事可傷,
誰令利口說田常。
吳亡必定由端木,
魯亦宜其運不長。
側影頻移未退朝,
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
令尹何由進叔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