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衢州太守沈良臣二首
清和如玉粹如金,尺丈難量器淺深。治郡不慚循吏傳,封章真抱古人心。歌翻襦褲歡何極,刑示蒲鞭辱不禁。可但三衢河澤潤,更期商旱作甘霖。
隔年一見北雙金,盡放虛懷酒盞深。山好故縈留別意,灘忙聊滯欲歸心。楓庭王命何能緩,梓里親恩未可禁。聞說南河河水淺,欲攀箕尾借商霖。
清和如玉粹如金,尺丈難量器淺深。治郡不慚循吏傳,封章真抱古人心。歌翻襦褲歡何極,刑示蒲鞭辱不禁。可但三衢河澤潤,更期商旱作甘霖。
隔年一見北雙金,盡放虛懷酒盞深。山好故縈留別意,灘忙聊滯欲歸心。楓庭王命何能緩,梓里親恩未可禁。聞說南河河水淺,欲攀箕尾借商霖。
第一首:您的品格清和如美玉、純粹似真金,器量深遠難以用尺丈衡量。治理州郡不愧于《循吏傳》中的良吏,上奏的章疏真有古人的忠直之心。百姓唱著《襦袴歌》歡悅無限,用蒲草鞭施刑只讓受罰者感到羞恥而不重責。不僅要讓衢州如河澤般滋潤,更期待您像商湯時的甘霖解救大旱。第二首:隔年方得一見如北地雙金般珍貴的您,我們敞開心懷暢飲至酒盞深。衢州山色美好縈繞著留別之意,急流的灘水暫且留住我歸鄉之心。朝廷的王命緊迫怎能延緩,家鄉親人的恩情難以抑制。聽說南河水位淺急需甘霖,真希望能借您這樣的賢臣如商霖普降。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循吏傳:指《史記·循吏列傳》《漢書·循吏傳》等記載廉潔奉公、政績突出的良吏傳記。
襦褲:短衣與褲子,此處用《襦袴歌》典故,代指百姓因官員善政而安居樂業的歡歌。
蒲鞭:用蒲草編成的鞭子,古代官吏用輕刑以示寬仁,典出《后漢書·劉寬傳》。
商旱:商湯時遭遇大旱,此處代指嚴重的旱情。
箕尾:星宿名,傳說商王武丁的賢臣傅說死后化為箕尾星,此處借指賢臣。
商霖:商湯時久旱,傅說為相后降雨如霖,后以“商霖”喻拯救時艱的賢能之人。
此詩為酬和衢州太守沈良臣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為作者與沈良臣交往期間,因沈良臣先有贈詩,作者依韻回贈,內容圍繞對沈良臣治郡政績的肯定、個人品德的贊譽,以及二人交游的情誼展開。
全詩以酬答為脈絡,前一首側重贊譽沈良臣的德政與仁心,后一首則轉向二人交游的細節與別情,既展現其“循吏”形象,又凸顯文人相交的雅意。語言平實而含深致,是宋代酬贈詩中典型的“以詩證政”之作。
白日靜中消,忘言賦解嘲。
葉疎猶可幄,云淺亦堪巢。
清擬圣人酒,澹于君子交。
悠然無藉在,簷鐸聽風敲。
東華肥馬塵,雋游浩如海。擇交如觀瀾,滌濯百谷瀨。一瞬判清渾,三舍避狷怪。膝恥望塵金,簪愧側冠瑇。
四三成朋曹,千百繁行輩。爬搔甚翎羽,嘲異常赴籠械。弗與眾接畛,亦復遠分界。
知音丈人后,有玉無善價。哦詩山月傾,奏賦金馬待。青錢不俟選,白眼又焉浼。采筆雖暗投,雪曲獲佳配。
朋來得分賞,客去但獨對。鮮明云錦囊,名氏擅先載。壇想陶謝登,盟憶曹劉會。所交貴同德,所贈勝雜佩。
一夔未鳴韶,族庖已芒背。悲涼吊楚騷,慨慷唁齊薤。寧方不為卿,至圓在其內。圓方為時中,俱付形骸外。
三千風月篇,紛紛課誰最。
雪灘祠三高,高字累三子。
故夫三子者,凜凜元不死。
西風動歸思,不與歌散殊。
用則謀人國,不用淪江湖。
名節照勛庸,人與秋容潔。
浩然天地中,朣朣湛華月。
照與照者,影沈跡絕。爾如何其,自起途轍。
傍睨語我毋庸疑,倚欞為我賦兩池。
謂言物物皆吾詩,絕憐思苦槁弗滋。
不忍污此清漣漪,不然小需載生魄,碧瀲不搖皆玉色。
一池各有一眉新,眉間喜氣浮津津。
悠然散作無邊春,輾輪半仄朣朣蘸,明透方方兩團鑒。
更征此義吾無說,莫問清池問明月。
濕帶秋痕綠可庭,花陰竹色借鮮明。
簪抽翠筍愁穿破,茵拓青絲喜剪成。
戶外倚筇遮俗屨,樓頭橫玉襯寒英。
平陽不惜黃金埒,稠疊蒙茸四畔生。
冰鑒呵云薄,金蓮照夜遙。
灰飛催臘盡,雪擁待春消。
簷已冰垂柱,山猶玉墜腰。
不知初度酒,幾度酌元宵。
樓外與樓頭,無如一葉舟。
風輕隨月走,江遠與天流。
好是今宵滿,新于曩日修。
水云相汗漫,襟袖獨颼飗。
皓采通千隙,寒芒洞六幽。
無枝空繞鵲,有約不驚鷗。
漢掌仍承露,秦貂未換裘。
弗須占蚌腹,已自壓江樓。
欲放儀隣老,長隨蟾兔游。
一年看晦朔,終不似中秋。
經術修明可保邦,凜然冠佩陳堂堂。
競傳溪上諸賢聚,漸得門前一水香。
疎剪新篁看抱節,誅鋤惡草戒侵墻。
美輪美奐從人頌,潛德雖幽愈耿光。
白云起處感親深,故倚西風動越吟。
送老有田非住計,欲飛無翼是歸心。
強隨隣里雖胡語,自教琵琶只漢音。
玉瘞遐荒元不死,夜干牛斗尚千尋。
眚目醌銜冰,逃空喜弗勝。
別懷雖易久,雅況獨難承。
官業清于水,家生少似僧。
不知廳壁記,幾個似君能。
高情付酒巵,心事洗咸池。
醉誤飛蟾急,吟嗟取日遲。
竟天鵬不展,酌海蠡奚為。
風月三千首,何須竹帛垂。
見說開元天寶間,登床百駿俱回旋。一曲傾杯萬人看,一顧群空四十萬。
梨園部曲能窮奇,踣鐵矯揉楊柳枝。不直玉環一解頤,更走瀘戎生荔枝。
天上人間反復手,故態忽生亂離后。將軍入眼可曾有,誤駿為妖不足咎。
於戲唐虞全盛時,百獸率舞鳳鳥儀。雍熙之和乃其效,何用區區教坊教。
坎井只丈尋,得名由參寥。
丈人玄豹姿,養德富不驕。
想當發泉蒙,如此湛弗搖。
珠明水增媚,鏡浄塵當消。
陶泓勺余瀝,采筆生春潮。
止則云沉沉,漲則桃夭夭。
淘趁槐火新,戰與坡仙挑。
壇拜十四字,高山鬰岧嶤。
燈灺謾圖續,些苦何能招。
須公起九原,為我飲一瓢。
於戲不可作,仰止蒼崖腰。
華風不常煖,華月豈常曜。泠泠弗鳴條,冏冏自反照。
野馬空瞇目,爝火謾騰耀。誰結螢囊口,寒原并秋燒。
誰枵土囊腹,夜壑哀萬竅。向邇雖暫熱,憑力亦易悄。
悠然付靜勝,了不直一笑。山林隠君子,浮俗固殊調。
華風起蘋末,華月掛林表。既安云霾妬,疇忍塵雜擾。
角嘆一麟足,鶚洗百鷙少。弱水三萬里,蓬萊眼中小。
況夫左傳癖,舉世不足樂。亦復煙霞痼,沉綿頗相肖。
云胡去留柄,坐困佞壬褭。揮手從此別,掉頭莫回眺。
愛惜雙眉厖,脫略萬事了。龍翔解懸榻,雁宕拓吟徼。
摩挲送鴻目,擲棄連鰲釣。云來寄心思,臨風一長嘯。
玄珠透水明,玉??弄晶晶。
躍礙冰痕薄,潛疑月色新。
器宏斯可樂,水淺易持盈。
歸趁燒燈后,蘋洲拍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