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井
腥塵西望滿燕山,
帝業河東指顧間。
明月不關興廢事,
夜深來照井湲潺。
腥塵西望滿燕山,
帝業河東指顧間。
明月不關興廢事,
夜深來照井湲潺。
向西望去,燕山一帶滿是戰亂的血腥煙塵;河東的帝業,在彈指顧盼間便已消逝。明月從不關心人間的興亡更替,深夜里依舊來映照那潺潺流淌的井泉。
腥塵:指戰爭的煙塵,帶有血腥氣息,代指戰亂。
燕山:山脈名,位于今河北北部,此處代指北方戰亂之地。
帝業:帝王的基業,指某一政權的統治事業。
河東:古代指黃河以東地區(今山西西南部),歷史上多為政權重要區域。
指顧間:形容時間極短,彈指顧盼的瞬間。
湲潺(yuán chán):水流緩慢的樣子,此處形容井水流動的聲音。
此詩約作于朝代更迭之際。詩人西望燕山,見戰亂紛起、煙塵彌漫,而曾盛極一時的河東帝業轉瞬消亡;面對永恒的明月與潺湲井泉,觸景生情,借琉璃井之景抒發對歷史興廢的感慨。
《琉璃井》以‘戰亂煙塵’與‘永恒明月’為核心,通過歷史興衰與自然恒常的對比,凝練展現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思考。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是一首借景抒懷、感慨歷史的佳作。
六月上伏,八月中秋。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一曲莓苔地,風光屬老慵。稍除疏冗蔓,略植典刑松。徙石云紋出,移花月影從。買時才數本,我處已三重。紅葉剛遮砌,高枯未掩筇。干唯求老健,姿不取纖濃。雛筍猶呼鳳,稚藤也學龍。夜階云淰淰,晴檻雨淙淙。障日聊鋪葦,防窊且益封。公然藏小鳥,亦自集間蜂。分翠來屏扇,流香撲酒鐘。折攀愁楚女,澆剔倩吳儂。景入單條畫,清連怪石供。幽奇無大小,袖里九華峰。
國步何多難,天驕據孟津。焦勞唯圣主,游說盡奸臣。再造今誰力,重圍忌太頻。風吹遷客淚,為灑屬車塵。
吳門滇徼兩心期,河草江梅一歲時。朗月肯教玄度共,碧云知為惠休移。好音起夜忘衰病,喜氣先春回暖姿。華頂溫泉俱舊約,似留仙賞待新詩。
疏放行藏與世殊,何妨鄰友說忠愚。玉從爐火燔三日,柳向園門植幾株。臺下雷鳴誰鼓噪,屏前軍餉自征輸。秣陵煙雨萸江月,尚有幽思淡欲無。
沿溪紅紫亂開花,春色撩人逸興賒。公借游觀分雨露,民依稼穡作生涯。蒼江東岸層層起,綠樹連村處處佳。乘興不知歸路遠,瓦瓶斟到日西斜。
安車駕夷路,佩玉造明庭。天定歸郎位,云開出使星。心嘗思綠野,夢不戀青冥。千古行藏際,豐碑定有銘。
榮光億道長春節,流虹又逢繞電。萬國梯航,八方蹈舞,干羽兩階呈遍。云祥舜旦。更日麗堯年,風清禹甸。紫玉班中,五明宮里仙人現。遙遙西望長安。把南山樂只,一杯期獻。再展芹私,縈懷曝愛,惟有升平堪愿。邊塵凈掃。盡世界熙熙,太平重見。漫道齊天,后天勤未倦。
山氣晚氤氳,山間見月痕。行開數重壁,轉出幾家村。老犬隔籬睡,童兒繞樹喧。前方近桃塢,可是武陵源。
乾鵲來何處,高巢占一椏。可能知喜氣,空自戀貧家。就食雛爭母,教飛翼礙花。老夫圖穩臥,未許報窗紗。
暝靄如愁,年涯似水。綠蕪不盡相思地。倚闌生怕見遙岑,向人猶學眉痕翠。何計酬春,無聊拌醉。醉余苦憶歡娛事。歡娛能幾醉還醒,?斜淚墨吳箋字。
死卻香巖未可談,個中何者不香巖。靜無動有吾何說,試著西庵老寂參。
獄吏何妨溺死灰,獨將雞肋抵轟雷。翻嫌昔日王孫餓,寧受尊拳不受哀。
蕭灘遠客扣田廬,貽我讀書樓上書。千里故情元共月,錯云多病故人疏。卷中圖畫袖中珍,上有三階五朵云。白日青天光范路,未饒蟾窟夢紛紜。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