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流水上
彈琴流水上,水響忽停琴。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繪水,況在水之潯。泉籟本天籟,況乃入琴心。
此時群動息,滿座氣蕭森。清商暗轉弦,操我三峽吟。
風雨來飄爽,哀湍瀉長林。對景三往復,馀響答寒溜。
孰是會心人,琴理宛可究。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彈琴流水上,水響忽停琴。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繪水,況在水之潯。泉籟本天籟,況乃入琴心。
此時群動息,滿座氣蕭森。清商暗轉弦,操我三峽吟。
風雨來飄爽,哀湍瀉長林。對景三往復,馀響答寒溜。
孰是會心人,琴理宛可究。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在流水邊彈奏古琴,流水的聲響忽然讓我停下琴弦。琴音與水聲交融,各自蘊含遠古的自然之韻。琴聲中可描繪流水,何況我正身處水畔。泉流之音本就是天然樂章,更何況融入了琴心。此時萬籟俱寂,滿座氛圍清冷幽遠。清商曲調在弦間暗轉,彈奏起如三峽般的琴曲。似有風雨飄來帶來涼爽,哀婉的急流傾瀉過長林。面對此景反復彈奏,余音與寒冽的水流相和。誰是能會心領悟的人?琴理的真諦似乎可以探究。這樣的意境最能觸動人的情思,怎比得上在海上鼓琴的情景?
太古音:指遠古自然、質樸的聲音,此處形容琴音與水聲的原始純粹。
潯(xún):水邊,水涯。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水聲等。
清商:古樂調名,其音清越,多表達凄婉之情。
寒溜:寒冷的水流,此指山間清冷的溪水。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游覽山水、撫琴自娛之際。通過琴與水的互動,反映其對自然之趣的追求,以及在山水雅集中探尋藝術與自然共鳴的心境。
全詩以‘琴’‘水’為核心,通過二者聲響、意境的交融,展現自然之音與琴藝的和諧統一,主旨在于贊美藝術與自然相通的境界,強調會心領悟的重要性,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
陀螺紋里轉流年,只費青絲不費錢。便儲五銖多年后,無從消受買花鈿。
虛齋游處我還游,每見新詩石上留。對月幽懷雙榻晚,乘風高興一槎秋。九齡度遠何須問,安定功多卻許收。欲向匡峰望巫峽,楚天云盡有江流。
元長秉奇調,弱冠慕前蹤。眷言懷祖武,一簣望成峰。途艱行易跌,命舛志難逢。折風落迅羽,流恨滿青松。
女蘿低拂客,一半在松枝。鳥道穿花細,蟬聲出水悲。斗歌溪女早,爭宿野人遲。葉落多蕭瑟,秋聲不自持。
前山當面隔,一轉互相通。世路已如此,人生卻亦同。樹深藏宿雨,煙澹散朝風。蓑笠眠漁父,蘆邊日影紅。
尊酒文園會不稀,五陵豪客自輕肥。荒雞喚醒山郵夢,猶憶更衣入瑣闈。
隘口分弓號擺灘,領班人戴白鷴冠。莫言南徼無冰雪,映日戈明水帳寒。
風動蘋起,云光在水。荇藻有心,清我眸子。白露在衣,秋心易微。冠兮佩兮,君子當饑。小草在砌,顏色常好。豈無嚴霜,先彼長栲。寄言青松,斧斤自從。子不在山,真節安庸。風起木非,菀焉者歇。故鄉在念,何以視月。眾念思歸,鳥情望碧。嗷嗷鳴雁,集彼中澤。我獨伊何,羅此網羅。父兮母兮,生我實多。
庭雪初消月半鉤,輕漪月色共相流。玉人斜倚寒無那,兩點春山日日愁。
笑領風光上酒船,海龍飛動鼓喧填。俗情總為消邪沴,故事誰知吊楚賢。大白屢浮酣老眼,長虹一界破前川。習家池館多新興,借與山翁便醉眠。
年光嗟荏苒,睹物若為情。每憶三荊合,偏令百感生。梗漂憐聚散,花落任枯榮。且喜庭芳滿,均沾雨露成。
憔悴花容只自知,番思嬌小入宮時。經年不識東風面,蹙損春山為阿誰。
異地同參即近鄰,謾因離合別疏親。名山今有居亭主,大地誰為講律人。忽夏忽秋秋已暮,適來適去去何頻。長空明月遙相見,待與吾師轉法輪。
著語能奇怪,呼天與倡酬。
生憎施粉與施朱,換骨玄都亦自姝。疏影冷香題不到,夢驚煙雨暗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