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宰 其一
疇昔鳴琴子賤堂,
至今弦誦尚悠揚。
農桑樂歲千家足,
桃李春風幾度芳。
疾惡政緣同伯厚,
愛民何止一桐鄉。
烏臺此去真朝夕,
劍履還須去尚方。
疇昔鳴琴子賤堂,
至今弦誦尚悠揚。
農桑樂歲千家足,
桃李春風幾度芳。
疾惡政緣同伯厚,
愛民何止一桐鄉。
烏臺此去真朝夕,
劍履還須去尚方。
從前您像子賤在堂上鳴琴而治,至今弦歌誦讀之聲依然悠揚。農桑豐收之年千家富足,桃李在春風中幾度芬芳。疾惡如仇正因為如同伯厚,愛民之心何止像桐鄉朱邑。此去御史臺任職就在朝夕之間,佩劍著履的特權還需由尚方授予。
疇昔:從前,過去。
鳴琴子賤:指宓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任單父宰時,鳴琴而治,政清民安,典出《呂氏春秋·察賢》。
弦誦:弦歌與誦讀,指學校教育,典出《禮記·文王世子》。
樂歲:豐年,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桃李:喻所培養的人才或治下百姓。
伯厚:代指剛正疾惡之人(具體所指需結合歷史人物,此處泛指)。
桐鄉:漢朱邑任桐鄉嗇夫時廉平愛民,后人為之立祠,典出《漢書·朱邑傳》。
烏臺:御史臺別稱,因漢代御史府多烏鴉得名。
劍履:大臣受特殊禮遇,可佩劍穿履上殿,典出《史記·蕭相國世家》。
尚方:官署名,掌管皇室器物制造,此處指皇帝授予特權。
此詩為作者送朱姓縣令升遷御史臺時所作。詩中提及朱宰治政有方(農桑豐足、桃李芬芳)、品德高潔(疾惡愛民),并祝賀其赴任御史臺,當為朱宰任滿升遷之際的贈別之作。
全詩通過用典與具體政績描述,贊揚朱宰治政才能與愛民品德,肯定其剛正之風,同時祝賀其升遷,體現贈別詩對友人的贊譽與期許。語言典雅,用典精當,情感真摯。
憶踏江南雪,看梅領好春。酒醒燕月白,惆悵未歸人。
解衣衣我食食我,況兼別眼意尤親。赤心效報翻成咎,自笑書生太認真。
簫角吹春,柳婆娑,動暗香、珠簾揭。少年心事說還休,恐被閑風泄。無奈花消雨歇。倩誰知、無心啼鴂?歸來唯有,寒塘光射,一天秋月。
誰能手鋪湘水平,刬卻君山看洞庭。昔人已騎黃鶴去,樓前亂芷春蘭青。豈知繡衣后千載,遠違鳳闕來江城。憑高吊古落日紫,領客置酒開云屏。酒酣點筆賦新句,薄海傳誦令人驚。憶我初游白玉京,與君聯步趨承明。手宣皇猷敷帝績,濟濟學士如登瀛。一行竟墮萬里外,回首滄浪思濯纓。守官區區事無補,惟有白發欺人生。?牱水外萬竹底,四時鳥語煙邊鳴。忽忽此地復相見,恍如幽夢求仙靈。中宵秣馬不遑暇,君又北鄉予南征。如茲后會復何日,念之使我雙涕零。宮中圣人總四溟,所過海岳須澄清。鐵冠峨峨望天下,青霄快展皆修程。由來豺虎伏仁獸,況有鷹隼當秋橫。明夜相思隔云島,月落高臺聞笛聲。
禪房花竹映林隈,紺榭朱闌半不開。每近清明霜降日,安排官使上陵來。
新酒熟,小梅紅。孤燈閑待月,殘雪冷催風。經年云水歸滄海,何處笙簫飛碧空。
日照棲賢白,空山步正賒。谷禽飛避客,樵子領歸家。野食烹秋菽,荒籬對澗花。偶然逢故舊,小坐說桑麻。
帝子謹王度,大藩臻治平。文風播南土,四國揚休聲。上公國懿親,令德惟邦禎。奉恩自夙昔,脩貢表貞誠。名馬西域來,玉勒懸珠纓。金門足麒麟,特受顧盻榮。王昨駐中都,貂蟬藹盈庭。公來必燕語,禮接同友生。異質況天挺,至尊愛彌甥。勛賢冠當世,夷夏欽盛名。繼美實在玆,聞望良匪輕。近因師傳重,愈見德業成。歷數傳萬年,蒼生仰皇明。豈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海內雖巳康,民俗猶未寧。鄙夫抱深念,思睹禮樂興。愿公善匡輔,報主以忠貞。載光史臣籍,永邁宗戚英。靈雨洗南麓,漢光晚來盈。臨流送回使,懷古動遐情。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萬樹籠香障白云,孤山深處隔塵氛。玉顏為惜君歸去,卻向東風瘦幾分。
飛蓋橋邊月漾沙,順流東去即儂家。若為得共舟人語,轉過船頭向早霞。
拔劍一長嘯,擊節復高歌。悠悠好年華,瞬間已經過。丈夫休茍得,顧乃長蹉跎。美人懷天末,芳草夢山河。將欲相因依,長途險阻多。險阻能逾越,再誤當如何。
風漪翠舞躬耕稻,云錦紅酣手種花。策杖尋君迷不得,有書聲處是君家。七里原頭營別業,三間堂下有東籬。霜林不盡天如洗,都是山人未了詩。
白發紅顏七十齡,中原文物有儀刑。君王晝日勤三接,博士春秋老一經。宮錦賜來天上使,苑花開遍水心亭。都門祖帳千年事,猶有聲光在汗青。
陽春二三月,花與郎同色。明知苦淹留,盛年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