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山睡起寫懷次陳華山壁間韻
山房夜半酒初醒,
浣浣階前竹露生。
遠柝擊隨風斂陣,
疏鐘鳴向月低楹。
松峰畫布禪關峭,
花徑云封客夢清。
吟罷忽驚秋事晚,
厭聞塞雁向南聲。
山房夜半酒初醒,
浣浣階前竹露生。
遠柝擊隨風斂陣,
疏鐘鳴向月低楹。
松峰畫布禪關峭,
花徑云封客夢清。
吟罷忽驚秋事晚,
厭聞塞雁向南聲。
山間房舍夜半時分酒意剛醒,臺階前竹枝上的露珠清響而生。遠處更柝的敲擊聲隨風漸收如隊列隱去,稀疏的鐘聲朝著低懸明月的廊柱鳴響。松峰如天然畫卷般襯得禪關高峻陡峭,花徑被云霧籠罩更顯客居之夢清幽。吟誦完畢忽然驚覺秋已深晚,滿心厭煩聽聞邊塞大雁向南的啼鳴。
浣浣:形容竹露滴落的清響之聲。
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楹(yíng):堂前的柱子,此處指廊柱。
禪關:原指禪院的關隘,此處借指山間險峻之地或與禪意相關的幽境。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塞雁:邊塞的大雁,秋季南歸,常為客旅思鄉的意象。
此詩為詩人于雞鳴山客居時,夜半酒醒后觸景生情所作,屬和詩(次陳華山壁間韻)。雞鳴山或為北方邊塞之地,秋夜的清寂與客居的漂泊感,觸發詩人對時序、行止的感慨。
全詩以秋夜山房為場景,通過對竹露、更柝、疏鐘等細節的捕捉,勾勒出幽寂的秋夜圖景,尾聯‘秋事晚’‘厭聞塞雁’直點秋深客愁,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一首典型的秋日感懷之作。
采桑玉堂陰,分蠶長安郭。一勞累百枚,再分連數箔。寧知富貴地,此物能沃若。平生?畝憂,黽勉懷力作。嗟彼衣錦兒,空言養蠶樂。吳機詠濯濯,周葉歌莫莫。遺我通家人,同心故相托。愛之敢輕棄,弱女方就學。
曲水流觴處,群賢修禊來。參差遺瓦釜,寂寞舊亭臺。吾輩知何命,斯人去不回。死生亦大矣,且寄白云杯。
削成尖玉涌玻瓈,疑似昆侖瀚海西。寶氣伏藏丹壑暗,佩聲縹緲彩云低。長材自許充瑚璉,高爵終期賜璧圭。夜月秋深瑤帙啟,浮光耿耿燭星奎。
清波雙佩寂無蹤,情愛悠悠怨恨重。殘粉黃生銀撲面,故衣香寄玉關胸。月明花向燈前落,春盡人從夢里逢。再托生來儂未老,好教相見夢姿容。
胸次寡塵慮,隨寓皆可樂。孰云柴桑里?不似麒麟閣。雨馀草初生,風定花自落。榮辱今兩忘,遺經在牛角。
少年作詩當盤餐,一日棄筆神難安。大句如雨如巨瀑,瀉此宇宙地天寒。寂落華年塵撲顏,有句安可吟與世人看。知汝十年磨一劍,一朝飛出虹云端。笑我琢句蠅匍矢,細嚼窮搜爛微齒。披撿所獲竟幾何,回看大鵬神欲死。長河遠去不可歸,白日巡空勢如飛。小技雕蟲究何為,行看秋霜上軒眉。
武陵春曉花冥冥,漁歌蘭枻搖殘星。溪涵山氣綠如酒,幽禽啼破松煙青。天上時聞鳳凰曲,金門飛夢人初醒。長嘯銀臺月將落,空翠著衣香霧薄。忽見安期蓬海東,劍佩從風降玄鶴。陽烏銜火懸扶桑,袖卷紅云朝帝旁。手攬龍車睹天光,下視蟻國空千霜。
壺山蒼翠入閩天,曾見參軍哭墓年。生死靖康南北路,可知當日事昭然。
痼疾煙霞帶減圍,匡廬面目是耶非。苦從心里占義利,敢向人間較瘦肥。天外已無山欲雨,窗前空有月沉暉。舊游還憶秋時節,紅蓼花深我正歸。
彭城分手六年馀,遠道何由問起居。夜月空流千里夢,秋鴻閒寄數行書。安邊勛業今無忝,蓋世聲華古不如。圣主憂民望康濟,好宣仁化遍寰區。
春來賞遍牡丹春,江上侯家迥出群。青女橫霜夜,神爐盛凍天。
云霄萬里羨冥鴻,曾為儲皇出漢宮。數著殘棋猶未了,五陵松柏已秋風。
竹囊琴劍二蒼童,官道驅馳并玉驄。相顧應談天下事,封書同奏帝王宮。
霽日何曾惹寸云,忽飛些子雪如塵。不知底處天花落,風里吹來數點春。
病來心事轉蹉跎,身外猶嫌長物多。況是春歸留不得,侍兒無用蹙雙蛾。青衫憔悴老江州,放逐歸來萬事休。止有醉吟情未減,又翻新樣柳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