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夜扶仲弟柩南還途次泣成
追憶平生痛雉罹,那知分手竟如斯。
爨湮逼幾咿唔日,緹騎臨門慷慨時。
身到盡忠方盡孝,人如吾弟是吾師。
泫然有淚憑誰灑,旅櫬歸魂好共隨。
追憶平生痛雉罹,那知分手竟如斯。
爨湮逼幾咿唔日,緹騎臨門慷慨時。
身到盡忠方盡孝,人如吾弟是吾師。
泫然有淚憑誰灑,旅櫬歸魂好共隨。
回憶弟弟的一生,悲痛他遭遇災禍,哪里能想到我們的分別竟是如此結局。曾經一起在微弱的爐火旁讀書的日子,還有面對抓捕時弟弟慷慨從容的時刻。弟弟做到了盡忠也就是盡孝,像他這樣的人堪稱我的老師。我淚流滿面卻不知向誰傾訴,只能讓淚水伴隨弟弟的靈柩和歸魂一起前行。
雉罹:遭遇災禍,這里指弟弟離世。
爨湮:微弱的爐火。爨,爐灶、灶火。
咿唔:讀書聲。
緹騎:指明代專門從事偵查、逮捕人犯的差役。
泫然:流淚的樣子。
旅櫬:客死者的靈柩。
此詩創作于丙寅年,詩人在護送弟弟靈柩南歸途中所作。從詩中‘緹騎臨門慷慨時’推測,弟弟可能因政治原因遭遇災禍而離世。當時社會或許處于政治動蕩時期,詩人在悲痛中寫下此詩,表達對弟弟的哀思和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弟弟,突出了弟弟盡忠盡孝的高尚品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展現出詩人內心的悲痛。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從個人情感表達角度,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
天下文明日,云從隘九霄。歸田沾霈澤,同幸際皇朝。往歲尚書履,排云到九關。歸來石臺下,猶記寫龍顏。
清貌淩寒玉,朝來拜拾遺。行承天子詔,去感主人知。劍佩分班日,風霜獨立時。名高住不得,非與九霄期。
去年曾陟白云顛,投老相逢亦偶然。蟬蛻君今成貼葉,春蠶我已作三眠。生死已將同夜旦,閑眠行樂不相妨。遙知此日龍安寺,蛛網高人夢蝶床。捍裘未減春壚暖,丈室偏宜道骨寒。擺手便行呼不應,閑名在世試除看。
萬壑千巖玉有聲。九天鸞鶴下呼群。飛泉細答笙簧響,上藥時逢琥珀根。餐白石,濯清泠。移家真欲傍通明。山中相業知何有,領取松風與白云。
文鳳祥鸞未肯棲,王孫一去草萋萋。春心宛轉求連理,舊恨纏綿茁嫩稊。南國種來紅豆艷,東風吹到綠陰齊??蓱z紫玉成煙后,二月飛花滿大堤。
我愛臨封好,江流壓水濱。東山畫屏展,北阜翠虬馴。十里長松道,三春解佩人。乘閒狂太守,屐齒往來頻。
清寒方酒醒,虛館若山深。一寂捐詩病,千哀起道心。暗蛩霜索響,枯樹月移陰。歲晚歸船急,應憐獨夜吟。
已作南山半月留,欲行更復待新秋。不知幾日潮當發,可及沙頭一醉不。
峰峰亂。村村斷。一灣流水桃花岸?;宰啤T粕?。黃童白叟,別來忘卻,昨。昨。昨。漁舟舊。漁郎瘦。叮嚀仍向人間漏。山川錯。仙凡各。緣溪再訪,煙橫云薄,莫。莫。莫。
蒼蒼長安陌,郁郁羅青槐。曜靈生東隅,明堂旦正開。鐘鼓天子坐,冠蓋公卿來。子侯何少年,次第相追陪!紅顏映紫綬,金貂立玉階。朝罷騎馬還,道旁盡稱佳。
搦管曾聞渴驥奔,魚箋揮灑墨香痕。雖慚腕弱無佳致,凈幾明窗頌圣恩。
幾番伏枕思茫茫,此病空將藥餌嘗??拮优驴措r燕壘,思親啼斷乳鴉腸。蠶僵苦被千絲縛,鶴瘦惟馀一頸長。聽盡階前秋夜雨,五更鐙火亦無光。
古剎盤深塢,幽巖傍徑開。三冬藏暖氣,留客待春回。
京口人來說禁江,似聞胡騎再跳梁。夜來急遞傳新報,見說官軍戰順昌。
青瑣同袍友,知從此地眠。朝中傳奏疏,客里見詩篇。大陸秋風急,長河夜雨連。賜環應見近,猶自著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