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榜后寄侄謹甫
萬軸牙簽未是多,十年辛苦短檠歌。
敢忘奕世箕裘業,忽玷清朝甲乙科。
我已夢君三舉后,君如輸我一籌何。
二疏此去人方識,名字先應報大羅。
萬軸牙簽未是多,十年辛苦短檠歌。
敢忘奕世箕裘業,忽玷清朝甲乙科。
我已夢君三舉后,君如輸我一籌何。
二疏此去人方識,名字先應報大羅。
萬卷書籍不算多,十年在短燈下辛苦讀書吟唱。怎敢忘記世代相傳的家業,沒想到突然在朝廷科舉中中榜。我早已夢到你三次科舉之后的情景,你要是比我差一籌又如何。我此去如同漢代二疏那樣歸隱,人們才會真正認識我,名字應該先報給仙界。
萬軸牙簽:指很多書籍。軸,書軸;牙簽,書簽。
短檠(qíng):矮燈架,借指燈。
奕世:累世,代代?;脴I:指世代相傳的事業。
玷:這里指獲得,中榜。清朝:清明的朝廷,指當時的朝代。甲乙科:科舉考試的科目。
二疏:指漢代的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在顯貴時選擇歸隱。
大羅:道教稱神仙所居的最高天界。
“癸酉”為干支紀年,作者在科舉中榜后寄給侄子謹甫此詩。當時科舉是文人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作者中榜后,既有對自身多年苦讀有成的感慨,也有對家族傳承的思考,同時可能也對未來人生有了新的規劃。
這首詩主旨圍繞科舉中榜展開,體現了作者對家族事業的責任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且表達自然,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和心態。
相見復離群,一杯歌送君。輕紅辭荔火,寒翠夢松云。樹影緣山轉,溪流向縣分。蟬聲脩竹里,明日不同聞。
鼓棹泛瀰茫,驅車道莽蒼。功名中底用,奔走為誰忙。白浪高揚子,青山入建康。從來懷古意,秋至轉悲涼。
近浦寒煙上,平沙落雁遙。行人欲歸去,舟子故招招。
霞卷與云舒。月淡星疏。摩徽轉軫不曾虛。彈到當時留意處,誰是相如?;陻嗑萍覊?。路隔云衢。舞鸞鏡里早妝初。擬學畫眉張內史,略借功夫。
簪盍欣相倚,其如此別何。江湖憂思在,霄漢盛名多。暮渚吟蘅杜,春山隱薜蘿。賜環知有日,行矣養天和。
山下郵亭半掩門,故人迎餞一開尊。東風別路遙相指,隔岸人間是鄭村。
無端風雨路漫漫,合作重陽一日寒。酒帶儒酸休怪吏,花含客淚欲辭官。蛩聲強聒江城晚,雁影橫沈塔水寬。閒就竹床成一夢,小兒偷為整頹冠。
綿綿脈脈何人見,比似愁絲。更少休時。街靜燈明徹夜垂。芳菲過眼成蕭瑟,潤物難期。且自迷離。飄向荒村濕酒旗。
海水茫茫到日東,倭來恍惚去無蹤。寶山新見天兵下,百萬貔貅屬總戎。
昔我去西齋,含悽逐飄蕩。今我歸西齋,觴情集遐想。氣節忽變遷,宇宙一俯仰。我書時復讀,我琴久絕響。凱風自南來,戶庭颯以爽。搔首□良朋,于焉共清賞。歡將酒洽浹,愁借酒滌蕩??酸啡?,行行屐幾緉。豈不念厥初,胡為紲塵鞅。永懷柴桑翁,度其觸類長。
算來真是風騷將,李杜壇邊好策勛。
手種叢萱孝感深,陽和隨見破窮陰。侵凌雪色雙華萼,報答春暉寸草心。疏翠近分書帶碧,嫩黃遙映壽觴金。忘憂坐對高堂晚,更聽塤篪奏好音。
顏貌元非借酒紅,那堪和氣更春風。梅邊索笑閒吟處,句法清圓字字工。
布褐與黃冠,遙尋正一壇。靈符求玉印,神鼎問金丹。禮斗七燈焰,降魔雙劍寒。龍沙遺讖合,計日待驂鸞。
寒泉冽古井,上有雙梧桐。借問往來者,誰知疏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