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商州弼
會府應文昌,商山鎮國陽。
聞君監郡史,暫罷尚書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貴不忘。
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點翰芳春色,傳杯明月光。
故交從此去,遙憶紫芝香。
會府應文昌,商山鎮國陽。
聞君監郡史,暫罷尚書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貴不忘。
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點翰芳春色,傳杯明月光。
故交從此去,遙憶紫芝香。
幕府應和文昌星,商山位于郡國之陽。聽說你去任監郡史,暫時免去尚書郎之職。可嘆因王事而分離,人情可貴在于不忘。多年同在尚書省任職,在文壇交往遍及四海。你揮筆如春色般芬芳,傳杯飲酒時月光相伴。老友從此遠去,我遙憶起商山紫芝的香氣。
會府:幕府。文昌:文昌星,此處借指朝廷官府。
商山:在今陜西商洛市東南。鎮國陽:位于郡國之陽。
監郡史:官名。尚書郎:官名。
畫省:尚書省。
紫芝香:商山四皓曾作《紫芝歌》,此處借指商山的高雅氣息。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友人韋商州弼從尚書郎調任監郡史,詩人與之分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詩人與友人多年共事,情誼深厚,故而對友人的離去充滿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往昔與友人的交往,表達惜別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
謝傳東山下,白云窗戶幽。身如蟬蛻解,夢挾鳳車游。石潤初收雨,衣寒已怯秋。無心信舒卷,天地日悠悠。
萬里蠻陬貢,清秋督使馳。乘車專述命,受幣聽陳辭。紫舌音聲狡,雕題聚俗滋。玉門心愈遜,銅柱約難移。江漢尊南服,星辰拱太儀。趨庭輸齒革,授館列膏脂。私覿情鉤隱,公言理折疵。彈丸空有險,束矢定無疑。桂蠹消煩溽,蓍龜審事宜。要荒工跌宕,保障慎羈縻。鸚鵡寒汀遠,蒹葭晚岸欹。壯游詩句豁,古戍角聲悲。月矗珠簾正,山低翠浪欺。班超空耿耿,陸賈政怡怡。楚水愁腸結,衡峰望眼眵。過門王事急,去魯驛程遲。緬想垂衣治,深求補袞資。大夫謀可利,小客禮須持。諭蜀徒煩檄,平南漫擬碑。佇看王會傳,端假使臣為。
土脈陽和氣候新,花房微露一分春。想應未識東君面,猶自含羞效淺顰。
曾參回勝母,墨翟避朝歌。無限功名子,狼村日暮過。
行盡空山日未斜,隔林煙火見人家。澗邊小犢眠衰草,風動滿園蕎麥花。
長嬴何蒼涼,大火不烘爆。燭龍西北死,踆烏東南蹙。遲遲凌曾桑,忽忽下蒙谷。鈞天不敷華,群陰豈全伏。金星似火赤,未旰即動角。應感陰沴盛,轉訝日晷促。羲和職業廢,寒暑事反覆。麥秋猶寒衣,絺绤未即錄。雄風來蓬蓬,慘怛蜚大屋。揚霧清晝昏,愈覺白日速。迅雷不發榮,虺虺振坤軸。三時無雨澤,何以升五谷。蝝螣復不仁,延禍到樸樕。近聞河內外,數載茹草木。更兼豺虎繁,死者十五六。諸公樂安穩,群倖厭梁肉。萬姓亦何罪,坐使蒙螫毒。以茲和氣乖,無怪邊釁踧。天人象已顯,巖廟計須熟。緬思弘治化,歷歷在耳目。燮理得所司,氣侯有攸屬。八風率順序,五緯不愆轂。廿年宣重光,萬國昭玉燭。平路生廣庭,箑脯出荒服。所以覆幬下,老不聞殺戮。中遭屢更變,美意尚可掬。勖哉柱石翁,弘治是龜卜。狂夫不解事,豈敢糜廩祿。倉皇杞人憂,凱切麥丘祝。但愿麗大明,末光普曾曲。
春云一肩。春風一鞭。舊游人、想當年。在山邊水邊。春情紙鳶。春心杜鵑。歸思姑,證花前。祝燈圓夢圓。
渭城客舍柳煙遮,漁叟桃源去路賒。松竹林中讀書處,一圖風景屬三家。
步入丹墀左列行,影開宮扇袞衣黃。天顏咫尺瞻龍鳳,兵衛三千肅虎狼。貝闕日升青瑣外,金鰲云近碧霄傍。此身暫息煙霞想,萬里分符雨露芳。
恰離了綠水青山那搭,早來到竹籬茅舍人家。野花路畔開,村酒槽頭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勸咱,白發上黃花亂插。
離維荊衡南,邐迤走蠻徼。民風雜徭蜑,地勢帶蒙詔。迢迢商周前,風水絕纖竅。后王務廣土,懷柔倚攻剽。羈縻非本情,疲痾復誰療。大明侔日月,幽裔靡不照。化育之所加,欣榮及蓬藋。憲府繩百司,選擇自廊廟。偏方異習俗,賦性實同調。培養自殊途,激揚貴知要。游涼溪上龍,鯫魚困罾釣。高風吹霜鶻,縹緲集海嶠。愿言崇令業,以繼南國召。
精神曾感會,帝念老臣馀。內閣升嚴直,褒章賜命書。同時那得有,回首卻成虛。露電從渠過,吾游自物初。
盡把天工付祝融,東皇歸去太華宮。棱棱山色聳蒼玉,湛湛波光浸碧銅。楊柳入天鳩要雨,海棠落地蝶嫌風。好將杖屨西園看,萬紫千紅一夜空。
野徑無人花競芳,淡紅疏碧間輕黃。不須折向尊前供,杖屨歸來已自香。
玉纓翠佩雜輕羅,香汗微漬朱顏酡,為君起唱白纻歌。清聲裊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時相和。金壺半傾芳夜促,梁塵霏霏暗紅燭。令君安坐聽終曲,墜葉飄花難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