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雜興五言十首 其三
烏寺迎巖主,
螭坳起澗翁。
也須留幾個,
相伴聽松風。
烏寺迎巖主,
螭坳起澗翁。
也須留幾個,
相伴聽松風。
烏寺迎來了巖主,朝廷任用了澗翁。也應該留下幾個人,一起相伴聆聽松風之聲。
烏寺:一座寺廟的名稱。
巖主:寺廟中負責某一巖處事務或有一定地位的僧人。
螭坳:宮殿殿庭中雕有螭形的殿角,這里代指朝廷。
澗翁:可能是一位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由于“病中雜興”表明是詩人在病中所作,推測創作時間是詩人患病期間。可能當時社會上人事變動頻繁,詩人在病中思考世事,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自然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保留寧靜氛圍的期待。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特別著名,但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
古今多愛酒,愛酒必傷神。為問靈均溺,醒醒有幾人。
電笑天昏晝雨冥,風噫地動睡人醒。已傳沸海真飛雪,更看妖氛縱現星。黃海詩心秋鬼俠,皖江衣血夏云腥。九州莽莽陰森氣,誰攝新圖入御屏。
風塵吾自厭,猿鶴遂為群。一枕到明月,千峰臥白云。疏鐘花里度,清梵夜深聞。渴向龍泉飲,應留肺腑芬。
高拂塵纓濯石泉,夜深沆瀣更澄鮮。月臨峰頂客初到,露滴松梢鶴正眠。嘹亮鸞笙吹爽籟,飄搖龍杖挾飛仙。琪花瑤草閑堪拾,還笑冥靈是小年。
湖上魚吹細沫行,湖邊花草足風情。田分日影陰晴別,水合天光上下清。頗怪病身逢酒健,久留眵眼待山明。農家識是游人過,競擁籬頭送櫓鳴。
綠竹溪流外,丹山夕照邊。入門雙桂古,繞屋數峰圓。煙暖吹藜閣,云寒穫稻田。如何不相見,悵望故悽然。
碑經風雨蝕苔痕,大父墳頭宿草新。五斗已徇原奪氣,九年未到更傷神。
周人祭瑤水,黍稷信非馨。西豹追河伯,蛟龍遂隱形。紅妝隨洛浦,綠鬢逐浮萍。尚有銷金冶,何曾玉女靈。
江左風流王謝家,盡攜書畫到天涯。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倚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楓林翠壁楚江邊,躑躅千層不忍看。開卷便知歸路近,劍南樵叟為施丹。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便有佳名配黃菊,應緣霜后苦無花。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
野水微茫小苑東,林居窈窕白云中。一簾濕翠山川氣,十里生香草木風。落日放舟還載酒,有時揮麈坐談空。惟應安晚堂前月,長照梅邊鶴發翁。
浪逐虛名鎮別離,憑君莫怪乞身遲。欲投組綬優游日,須及兒童長大時。世事已知閒是好,病軀況與懶相宜。黔婁已決歸田計,白首耕鋤定可期。
海郡同歌舞,神人共贊堯。有天皆入貢,無地不來朝。玉燭調元氣,璇璣運斗杓。六龍高扈駕,五鳳夾吹簫。瑞應清河頌,歡騰擊壤謠。翔南聲教遠,干羽格三苗。
五噫歸去臥滄洲,我亦長裾落魄游。玉琯東回占淑氣,金莖北望憶清秋。垂楊裊裊新臨浦,鳴雁翩翩半過樓。聞道君王好辭賦,梁園車騎莫淹留。
髹幾新揩滑欲流,時時弄筆小窗幽。自憐多好還成累,揮汗為人寫扇頭。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日,化作啼鵑帶血歸。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涂。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老去秋風吹我惡,夢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