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三老圖二首 其二
劉郎寫照妙通神,
三老圖成又一新。
只道老韓同傳好,
被人指點也愁人。
劉郎寫照妙通神,
三老圖成又一新。
只道老韓同傳好,
被人指點也愁人。
劉郎畫像技藝高超,簡直能通達神明,畫出的三老圖又是一番新面貌。本以為像韓愈那樣在傳記里被記載很好,卻被人指指點點,實在讓人發愁。
寫照:畫像。
老韓:可能指韓愈,他有許多文章流傳,在傳記文學方面有一定地位。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劉郎所畫的三老圖,聯想到像韓愈那樣雖在傳記中有記載卻可能被人評說,結合自身或當時社會上一些人因名聲等被議論的現象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人物被人指點的愁悶。特點是先揚后抑,以畫引入情感。在文學史上可能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名聲、他人評價的一種態度。
斷橋煙雨最宜秋,蘇小門前舊泊舟。天下至奇奇此水,縱涼入骨亦溫柔。東南第一風流地,有人勸我置扁舟。北漠南荒猶我待,豈宜從此住溫柔。
屈子思存楚,何心事佞臣。九歌長慷慨,千載愈悲辛。抱石知無益,攄辭愿有陳。其人雖已矣,氣與太初鄰。
東葛城頭曉月殘,烏衣鎮上水潺潺。偶來下馬三家市,先見環州百里山。道路重經渾不記,人情未遠尚相關。舊游最是西南勝,儗辦青鞋一醉攀。
月離孤嶂雨,尋夢下山川。野冢埋鸚鵡,殘碑哭杜鵑。妓收中使客,民買內醫田。到此聞鄰笛,離情重惘然。
永初甲子手編成,滿目黃花弄晚晴。卻有儲王摹畫筆,恐因沖澹失崢嶸。
東風吹綠正依依,欲折長條愧別離。蘇小門前人散后,霸陵橋上燕來時。飛花蕩漾隨征棹,亂葉飄飄泛酒旗。只恐化萍春又去,好將一曲寄相思。
桃葉渡頭魚噞春,莫愁堂上燕依人。玉觴欲舉心先醉,痛憶當時跡未塵。
秋風鼓棹大河濱,醉里悲歌若有神。豈為聲名容跋扈,漸留心事向沈淪。霜明顧渚梅花發,潮滿施溪月色新。處處風光堪自媚,即論誰是眼中人。
頑石連云起,洪流觸地來。不知千萬古,誰辟此中開。
孤桐生龍門,檿絲出東國。相合為素琴,不離君子側。清彈何悠揚,遺音為發越。中涵千古心,養彼至人德。云胡變新聲,絲竹異古昔。繁響難具論,哇淫日淪惑。舉俗逐時好,誰能稱在昔。萬事亦復然,不獨琴與瑟。
六月六日苦炎熱,翻然一雨疑清秋。田雞水鸛歡并得,對酒狂歌可自由。浮生不問黃金產,塵世惟應囊藥謀。便與漁樵同出處,九天云路泛虛舟。
敬誦楊公傳,其如嘅嘆何。行求前代少,恩感后人多。翠琰非無刻,甘棠未足歌。儀刑空想像,涕泗欲滂沱。直節曾誰橈,精靈信不磨。愿焉賓陸相,千載食嘉禾。
云煙縹渺暗雙林,一望踟躊淚滿襟。我也不曾道生死,終教難免扣門心。
久雨無聊喜乍晴,尚馀春色到檐楹。楊花飛去今無力,燕子歸來似有情。靜看游魚波面躍,閑隨野鶴竹間行。世緣到此消磨盡,只欲徜徉度此生。
弱流西下昆崙畔,石閣丹梯起樓觀。綠水旁縈赤玉林,白云微映空青岸。昔年阿母栽桃樹,桃葉桃花已無數。青鳥飛時屢自迷,仙人折罷翻相妒。浮生變化如云煙,此花一實三千年。鄰家小兒亦何物,往往竊實來山前。自從脫幘金門里,賣藥逃名會稽市。神仙恍惚難具論,粉繪依稀無乃是。海東之翁許遠游,有道似是東方儔。未肯朝天取卿相,時聞縮地游滄洲。短褐匡床成隱居,養雞牧豕混樵漁。題詩遠寄看圖畫,操杖終期問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