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四日往云際院田間雨足喜而賦之二首 其二
去年今日政迎神,禱雨朝朝禱得晴。
今歲神祠免煎炒,更饒簫鼓賽秋成。
去年今日政迎神,禱雨朝朝禱得晴。
今歲神祠免煎炒,更饒簫鼓賽秋成。
去年的今天正忙著迎神,天天祈禱降雨卻只迎來晴天。今年不用再去神祠里為求雨而煎熬,還能熱熱鬧鬧地敲著簫鼓慶祝秋季的豐收。
政:通“正”。
煎炒:比喻為求雨而焦慮煎熬。
饒:多,增添。
賽秋成:慶祝秋季的收成。
可能創作于作者所處的農業社會時期,農業生產依賴雨水,去年遭遇干旱,人們求雨無果,而今年雨水充足,有望豐收。作者在這樣的背景下,于六月初四前往云際院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豐收的喜悅。其特點是對比鮮明,通過今昔不同場景展現心情變化。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生動反映了當時人們靠天吃飯的生活狀態和對豐收的期盼。
居貧展不易,絕糧誠苦辛。陶生困潯陽,孔子饑在陳。豐年恒無歲,況復遘災迍。生民茹青草,予猶涸水鱗。茫茫行路者,誰可托交親。舉口欲告之,誦言竟回逡。君子有周急,此義久不申。藜藿猶可采,且以給昏晨。
請謁傷直性,畏為異物干。薄田僅數畝,賣盡輸縣官。許行寧闊迂,治世在饔飧。傳來故鄉信,凜冽正冬寒。長跪讀未竟,冰絲落衰顏。緯蕭亦自可,何事賦出關。
莽蕩長湖往復回,交情落落鬢毛灰。且將偃蹇愁千結,并入蒼涼酒一杯。不盡波搖天墮去,無邊木脫雁飛來。相看歲暮歸何處,積雪蘆花瑟瑟開。
孤懷丘壑里,拓落少人看。不速三人盍,高歌萬里寒。野云籠薄醉,朔氣怯中單。便索瑯玕贈,平生欲語難。
青油車子過斜陽,風飏湘簾出畫裳。曾在石家筵上見,是誰香氣試猜詳。
庾嶺去猶賒,居黎半離華。山藏椰子樹,溪落蒟苗花。望月應千嶂,窺天自一涯。微官是何物,秋雨送征車。
翠屏香暖秋眠穩,霜冷寶奩金錯刀。誰信苦吟無睡客,挑燈起聽楚人騷。
史館清華未是閑,袞衣何幸在東山。雕鞍晚覓菩提寺,彩鹢朝移荔子灣。得御名流盈座上,著書關令候行間。皇華使命殊三晉,不向諸侯問玉環。
玉環尺里覓來端,智眼塵生玉井寒。與子自來安穩甚,蓬萊水濕不曾乾。
白浪吹船投跨浦,黃塵撲帽走沙河。若無西湖一慰眼,奈此客中勞悴何。
堤邊草色綠茸茸,堤上桃花落盡紅。細雨斜風三月暮,一年春事客愁中。樓前春水碧彎環,柳外愁心千疊山。立盡殘陽人不見,東風無賴莫憑闌。
一入登封路,乾坤自此分。諸峰會元氣,亂石散星文。仰面攀青磴,回頭看白云。飛梁架窮壑,鳴溜四山聞。
捧履長辭圯上翁,邵窩遺我舊從容。且堪照眼春湖綠,未羨搖簪勝綵紅。火樹連城通狎客,土牛呈歲賽先農。把君昨日瓊琚詠,恰是燈前笑語中。
閬苑重樓第幾層。云間曾見許飛瓊。十年詩夢終非幻,萬古閒愁總負情。秋澹蕩,醉瞢騰。瑤臺有愿記分明。碧天似海冰輪涌,花影如潮夜氣清。
憐君為政處,隔水廬山高。白鳥飛銜牘,青嵐遠映袍。花風香薄領,蔬圃課參曹。好學循良去,休嫌撫字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