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呂巾石先生
銀魚焚卻碧山中,家住周郎舊宅東。
高閣著書藜照夜,小山招隱桂成叢。
楚天木落霜初到,湘水潮來信不通。
幾度臨高重延佇,夕陽樓上送飛鴻。
銀魚焚卻碧山中,家住周郎舊宅東。
高閣著書藜照夜,小山招隱桂成叢。
楚天木落霜初到,湘水潮來信不通。
幾度臨高重延佇,夕陽樓上送飛鴻。
您燒掉銀魚符隱居在碧山之中,家住在周郎舊宅的東面。在高閣上著書,藜草之光照亮夜晚,如同淮南小山招隱般,周圍桂樹成叢。楚地樹葉飄落,寒霜剛剛降臨,湘水漲潮,音信難以通達。我多次登高久久佇立,在夕陽照映的樓上目送飛鴻遠去。
銀魚:唐、宋時官員佩戴的魚符,這里指官職。
周郎:指周瑜,三國時東吳名將。
藜照:傳說西漢劉向在天祿閣校書,有老人燃藜杖照明。
小山招隱:淮南小山作《招隱士》。
延佇:長久站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呂巾石先生辭官隱居,作者對其隱居生活有所了解,在思念友人、關心友人生活狀況時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牽掛與贊賞。特點是善用典故,借景抒情,營造出清幽孤寂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較高的創作技巧和文化內涵。
靜辟衙齋絕點塵,憑欄徙倚獨傷神。
槐垂低干斜侵榻,鴿立高檐側看人。
倦翮有時頻刷羽,清陰何處不成春。
多情轉是無情物,觴伴孤吟萬里身。
《十七史》從何處說,
茫茫《六合》賦何愚。
騎驢倒看云煙過,
只好商量入畫圖。
端本堂開正萬方,儒臣日日近儲皇。
講明治道稱堯舜,歷覽人文備憲章。
灑天馬乳秋先到,卓地鸞旂駕欲回。
漫擬頌詩隨警蹕,愧無才力佐霜臺。
天開萬象真圖畫,
日照千林古錦機。
立馬溪邊看不足,
夷猶直待月生輝。
解通神息體藏珍,
與道相違便失真。
若遇玄珠結中道,
自然成就化金巾。
一簾草色雨添青,高揖軒岐補難經。當午竹床眠正熟,隔林茶臼夢初醒。泉深丹井時分杓,云暗松溪漫采苓。我欲相從傳秘訣,龍泉山頂結茅亭。
曾約相攜上翠微,柳蜩忽變杏蜂飛。琴囊劍匣歸須早,白雪陽春和更稀。苔襯屐痕通藥圃,云移潭影上漁磯。悠悠世路真如夢,往事何勞問是非。
湖莊寥廓眾峰青,晝挹涼風夜數星。竹杖芒鞋溪上路,直闌橫檻水邊亭。榻常掃處書高枕,茶自煎時戶反扃。聞道攢眉來入社,好音先慰北山靈。
十里湖山著小莊,閒情聊復為詩忙。不辭罰數依金谷,忽遇知音倒錦囊。兩屐漫尋芳徑曲,一壺側掛小車旁。有時夢入西堂夜,雨后春香草滿塘。
兩載棲遲共島隅,一樓夷市雜屠沽。
濤聲入枕虬仍蟄,日影窺簾海已枯。
充耳不聞興廢事,長镵真托古今圖。
覆巢此日還相見,應有新詩到病夫。
三三兩兩傍蘆花,風動長江月凈沙。多少孤舟未歸客,十分秋思在天涯。
板橋一曲水通村,岸闊沙平絲有痕。我畫雁鴻求粉本,葦間老屋日開門。
老夫家住水云鄉,畫雁撐蘆是所長。粵客持將南海去,從今邊雁過衡陽。
放棹向蘭塘,
共愛芳心淺。
折斷藕中絲,
雖長不及繭。
杜宇啼殘百感生,西風建業舊神京。
詩成狎客遺簪會,酒泛諸郎按曲聲。
江外羽書空絡繹,禁中刀敕正縱橫。
大官別有長生藥,不假天臺刺史行。
短草崇蘭挹霧扉,東風隨處綠依依。
一灣凈繞天光發,八疊芳圍曇影晞。
涓凈深偏宜鷺浴,平連高不礙鴻飛。
坐疑遠外無春色,青帝相攜上翠微。
路轉峰回疊磴遙,攜筇人上翠微腰。
一亭嵌水古流曲,萬石镵云秋氣驕。
寒洞聲喧山閣雨,大江目極海門潮。
岳陽勝概休相憶,橫槊雄心郁未消。
同游陳艮山同年,時極談洞庭之勝。
少小閶門住,不愛閶門道。約伴禮社還,羞人道儂好。
窗前櫻桃樹,累垂紅靺鞨。儂愛結子時,的應勝花發。
與歡西陵浦,日日上西陵。不比西陵潮,一日兩回滿。
妒殺宜城酒,只教郎沉醉。怪儂底事不來,莫是因酒廢。
郎家在何處,住在秦淮口。床上兩鴛鴦,帳中雙豆蔻。
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
人言揚州樂,揚州信自樂。男女共燕游,鳳凰揚樂保。
陽春二三月,相將蹋百草。逢人駐步看,揚聲皆言好。
先業歸猶在,遺經讀未終。
豈無門弟子,私謚作文中。
薦獻有終,禮容斯穆。
以奉嘉觴,以膺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