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王
騅馬虞兮可奈何,
漢軍四面楚人歌。
烏江恥學鴻門遁,
亭長無勞勸渡河。
騅馬虞兮可奈何,
漢軍四面楚人歌。
烏江恥學鴻門遁,
亭長無勞勸渡河。
烏騅馬和虞姬啊,這可怎么辦呢?漢軍已經從四面唱起了楚地的歌謠。項羽恥于像在鴻門宴上那樣逃走,所以亭長也不用白費力氣勸他渡過烏江了。
騅馬:項羽的坐騎烏騅馬。
虞兮:指虞姬,項羽的愛妾。
漢軍四面楚人歌:即四面楚歌的典故,指漢軍在夜間唱起楚地歌謠,瓦解楚軍軍心。
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
鴻門遁:指鴻門宴上,劉邦借上廁所之機逃走一事。
亭長:鄉官,負責治安等事務。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項羽是秦末起義軍領袖,在楚漢相爭中失敗,于烏江自刎。詩人可能是在感慨項羽的結局,通過詩歌表達對其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項羽的氣節,突出他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氣概。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它是眾多評價項羽詩詞中的一篇,豐富了對項羽這一歷史人物的文學解讀。
先生九華隱,鳥道隔塵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燒開。
久聞仙客降,高臥詔書來。
一入深林去,人間更不回。
逐暖來南國,迎寒背朔云。
下時波勢出,起處陣形分。
聲急奔前侶,行低續后群。
何人寄書劄,絕域可知聞。
囂塵楚城外,一寺枕通波。
松色入門遠,岡形連院多。
花時長到處,別路半經過。
惆悵舊禪客,空房深薜蘿。
清籟遠愔愔,秦樓夜思深。
碧空人已去,滄海鳳難尋。
杳妙和云絕,依微向水沉。
還將九成意,高閣佇芳音。
萬里南方去,扁舟泛自身。
長年無愛物,深話少情人。
醉臥襟長散,閑書字不真。
衡陽路猶遠,獨與雁為賓。
年少好風情,垂鞭眥睚行。
帶金獅子小,裘錦麒麟獰。
揀匠裝銀鐙,堆錢買鈿箏。
李陵雖效死,時論亦輕生。
羸驂驅野岸,山遠路盤盤。
清露月華曉,碧江星影寒。
離群徒長泣,去國自加餐。
霄漢寧無舊,相哀自語端。
萬里客南遷,孤城漲海邊。
瘴云秋不斷,陰火夜長然。
月上行虛市,風回望舶船。
知君還自潔,更為酌貪泉。
日落江村遠,煙云度幾重。問人孤驛路,驅馬亂山峰。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鐘。凄涼哭途意,行處又饑兇。
西江江上月,遠遠照征衣。夜色草中網,秋聲林外機。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無復是鄉井,鷓鴣聊自飛。
秋灘一望平,遠遠見山城。落日啼烏桕,空林露寄生。燒畬殘火色,蕩槳夜溪聲。況是會游處,桑田小變更。
艤舟陽羨館,飛步繚疏楹。
山暝水云碧,月涼煙樹清。
長橋深漾影,遠櫓下搖聲。
況是無三害,弦歌初政成。
廢宮深苑路,煬帝此東行。
往事余山色,流年是水聲。
古墻丹雘盡,深棟黑煤生。
惆悵從今客,經過未了情。
都城三百里,雄險此回環。
地勢遙尊岳,河流側讓關。
秦皇曾虎視,漢祖昔龍顏。
何處梟兇輩,干戈自不閑。
賈生年尚少,華發近相侵。
不是流光促,因緣別恨深。
憐君成苦調,感我獨長吟。
豈料清秋日,星星共映簪。
碧海西陵岸,吳王此盛時。
山行今佛寺,水見舊宮池。
亡國人遺恨,空門事少悲。
聊當值僧語,盡日把松枝。
鳳兮鳳兮非無皇,
山重水闊不可量。
梧桐結陰在朝陽,
濯羽弱水鳴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