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竹
一雙瑯玕勢千尺,滿壁清風動幽室。
坡翁老可不復見,夢入筼筜秋瑟瑟。
不受紅塵半點侵,月中時聽鳳孤吟。
涔陽望斷蘭旌遠,錦瑟一彈秋滿林。
一雙瑯玕勢千尺,滿壁清風動幽室。
坡翁老可不復見,夢入筼筜秋瑟瑟。
不受紅塵半點侵,月中時聽鳳孤吟。
涔陽望斷蘭旌遠,錦瑟一彈秋滿林。
一對翠竹高聳千尺,滿壁似有清風在幽靜的室內吹動。蘇東坡先生已然無法再見,夢里進入那生長著大片竹子的地方,秋風瑟瑟作響。竹子不受半點紅塵的侵擾,在月光下時常能聽到如鳳凰孤獨的吟唱。望向涔陽方向,蘭旌已消失在遠方,彈奏起錦瑟,秋意便布滿了山林。
瑯玕:常用來指代竹子。
坡翁:指蘇軾,號東坡居士。
筼筜: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
涔陽:古地名。
蘭旌:用蘭草裝飾的旗幟。
錦瑟:裝飾華美的瑟。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對蘇軾的懷念以及竹子象征的高潔品質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在清幽環境中,受竹子啟發,感慨自身境遇,同時表達對古代文人的追慕。
這首詩以竹子為主題,贊美其高潔品質,借景抒情,表達多種情感。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天寒歸路雪霏初,家近錢塘十里湖。烏帽舉鞭誰畫我,固應全似灞橋驢。小窗梅冷一花明,臥榻塵空六尺橫。多謝去年湖上雪,隨風時到竹坡鳴。
二日舟行蘄水涯,又驚寒盡迫年華。春生近海銷殘雪,日映遙天帶彩霞。鴛鷺已違金殿侶,弟兄相待故園花。欲酬節序還沽酒,且傍村煙系客槎。
六龍駕,六龍駕,晚出鳳凰樓。輦路無塵甘雨霽,海波不動卿云流。天子祀方丘。
云積高于天,云消深于淵。蹇驢亦饑渴,忍凍吸冰泉。
邊塞雖云苦,久客亦有情。況復飲啄多,相與若弟兄。言別已兩月,依依不能行。昨日顧荒寺,猶云候層冰。今晨寄聲來,急促事長征。牛車滿殘帙,牽兒苦伶仃。豈不惜離別,嚴驅無暫停。寸心未一言,遙遙望前塵。
禁里春濃蝶自飛,御蠶眠處弄新絲。碧瑣盡日教鸚鵡,念得君王數首詩。
老去仍游越,歸來偶合歡。卷從燈下展,墨在夢中看。
亡國之音怨有思,我詩如此殆天為。欲窮世事傳他日,難寫人間盡短詩。習苦蓼蟲惟不徙,食肥蘆雁得無危。傷心群賊言經國,孰謂詩能見我悲。
平羌江上放孤舟,想見峨眉影素秋。正是謫仙吟自好,那因相伴下渝洲。
高眠云中寺,道路久費攀。生涯依老宿,幽事遠塵寰。窗晴藥裹遍,榻靜圖書環。殘葉下平阪,荒煙翳潺湲。懶久厭文字,靜多生道顏。短童立晚吹,野色上柴關。境適物已化,語忘機自閒。門前桂應熟,去去秋滿山。
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燈籠佯不知,虛明還自照。殿脊老蚩吻,聞得呵呵笑。三門側耳聽,就上打之繞。譬如十日菊,開徹阿誰要。呵呵呵,未必秋香一夜衰,熨斗煎茶不同銚。
石壁云泉四十秋,兒時來往見風流。可堪松柏衣冠地,世事深沉懶轉頭。
丞相祠堂楓葉疏,登臨懷古重踟躕。痛心舟楫淹南海,觸目山河盡故墟。白璧可憐遺道路,黃冠豈是侶樵漁。胡塵竟逐狂風散,仰睹儀容恨已舒。
石蒜香中重把晤,殷殷恰似初逢。百千情事莽盤胸。話瀾紛涌處,日影暗移中。余事詩人編尚在,詞壇更策新功。燕飛掠地雨情濃。相期同奮足,青兕振雄風。
見說九衢皆竦然,我居且喜陋還偏。身無多事真宜懶,心有馀情偶不眠。獨立涼臺風舉袂,斜看高宇月生煙。行云一一過眸去,世相由他百味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