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中夜別友人
南園惜分襟,商聲夜未歇。
池草澹微霜,風林墮纖月。
殷勤盡霞觴,華舟戒明發。
去矣增離憂,關河正脩越。
南園惜分襟,商聲夜未歇。
池草澹微霜,風林墮纖月。
殷勤盡霞觴,華舟戒明發。
去矣增離憂,關河正脩越。
在南園惋惜地與友人分別,秋風聲在夜里不停歇。池塘邊的草上有淡淡的微霜,風吹樹林,一彎細月慢慢落下。我熱情地與友人飲盡美酒,華麗的船已準備好明天出發。友人離去更增添了我的離別憂愁,前路山河漫長遙遠。
圜中:園囿之中。
分襟:指離別。
商聲:秋聲。古代以五音配四季,商屬秋。
澹:通“淡”,輕微。
纖月:細月,彎月。
霞觴:美酒。
戒明發:準備天亮出發。
脩越:長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秋季的一個夜晚,詩人在園囿中與友人分別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常,但離別總是令人傷感,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內心的離愁別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離別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夜之景烘托離別之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離別的細膩情感表達。
曾聽吳門唱大堤,只今惟有野烏啼。故人魚雁馮誰寄,江水無情日又西。
異鄉白首倦長途,故里青山守敝廬。北上慣看沙苑馬,南行真食武昌魚。陶翁晚歲能無酒,惠子平生賴有書。白日閉門惟靜坐,不教塵土到階除。
眼見色時耳便聾,耳聞聲處眼無功。朝來不耐靈禽報,樹上楊梅似火紅。
村童雀躍樂洋洋,除夕家家豆腐香。小巷深宵聞細語,一餐吃了一周糧。
禁垣春日紫煙重,子昔為云我作龍。有酒每邀東省月,退朝曾對掖門松。十年放逐同梁苑,中夜悲歌泣孝宗。老體幸強黃犢健,柳吟花醉莫辭從。
落日大江樹,揚帆帝子洲。仙臺看不盡,天塹劃分流。水擊三千舶,云甍十二樓。腹心歸掌握,參佐見風猷。吏事饒談笑,公馀得臥游。煙花馳道晚,霜葉禁宮秋。潮闊連滄海,天清辨虎丘。莼鱸未須羨,鄉思總能酬。
適興江艖老,何妨并日餐。綸□白日靜,高蔭綠楊寬。得酒妻同話,弄云兒共歡。本無匡濟隱,渭獵免相干。
籌筆驛前風雨秋,天驚石破鬼神愁。千載精神一枝筆,先生妙機誰與謀。想見當時爭漢土,筆鋒破處天無主。大星未墜五丈原,光芒盡向毫端吐。運籌帷幄勝良平,孟德英雄非項羽。有時擲筆墨花飛,散作王師如時雨。山川萬里掌握中,筆到神奇空朽腐。吁嗟乎,三足鼎兮今非故,猶想先生神遠舉。讀書萬卷不著書,筆力千鈞延墜緒。曹氏父子能文章,對此亦應顏色沮。
修程快著祖生鞭,勝日同乘李郭船。自愧不能扶病去,郭南亭上看登仙。
燕云渺渺天邊黑,庾嶺迢迢雨外青。萬里幾經圓缺月,三年依舊短長亭。征衣易染臨岐淚,痛飲惟愁作別醒。明發家山長在望,扁舟鴻雁不堪聽。
披襟出蘭畹,命酌動幽心。鋤罷還開路,歌喧自動琴。華燈共影落,芳杜雜花深。莫言閑徑里,遂不斷黃金。
吳門海風吹白波,歲晏離城可奈何。明到羅浮避冰雪,還君及早播陽和。
萬木凋零色巳非,獨留三友共為期。生無桃李春風面,總是冰霜晏歲姿。士到窮時存節義,物從靜處見真機。高人不厭相看處,默坐幽齋漫賦詩。
冰質翛然物外身,只堪明月作親鄰。世間縱有華光筆,風格應難寫得真。
循崖瀑布懸,遇坎茶鐺沸。水哉斯何取,本者固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