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樂
一碧鱗鱗,橫萬里、天垂吳楚。四無人、櫓聲自語。
向浮云、西下處,水村煙樹。何處系船,暮濤漲浦。
正江南、遙落后,好山無數。盡乘流、興來便去。
對青燈、獨自嘆,一生羈旅。敧枕夢寒,又還夜雨。
一碧鱗鱗,橫萬里、天垂吳楚。四無人、櫓聲自語。
向浮云、西下處,水村煙樹。何處系船,暮濤漲浦。
正江南、遙落后,好山無數。盡乘流、興來便去。
對青燈、獨自嘆,一生羈旅。敧枕夢寒,又還夜雨。
江面上碧波粼粼,水天相連橫亙萬里,這片天地涵蓋了吳楚大地。四周寂靜無人,只有船櫓聲仿佛在自言自語。船兒朝著浮云西下的方向駛去,那里有煙霧籠罩著的水邊村落和樹木。該把船系在哪里呢,傍晚的江濤已漲滿了水浦。正值江南秋意漸濃,眼前有無數秀麗的山巒。我盡情地順流而下,興致來了就前行。對著青燈,我獨自感嘆一生都在羈旅漂泊。斜靠著枕頭,夢境寒涼,外面又下起了夜雨。
鱗鱗:形容水面波紋如魚鱗。
吳楚:春秋時二國名,其地略在今長江中下游一帶。
羈旅:長久寄居他鄉。
敧枕:斜靠著枕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詞中表達的羈旅之情推測,可能是詞人在漂泊途中,于江南水鄉有感而發。當時或許是秋季,他在旅途的孤寂中,借景抒發內心的愁緒。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羈旅之愁。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情,將旅途的孤寂和內心的凄涼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極為著名,但體現了詞人對生活的感悟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縱道三東柱石傾,華夷黎庶不須驚。張皇國勢如平日,詹事新來總父兵。
白露下疏牖,蕭條秋夜涼。入門君未寢,明月在藜床。貧賤元同病,飄零只獨傷。不堪聞蟋蟀,久已怨離鄉。
冠山海鱉戴笠蟻,來扣柴扉何率爾。倒屣空林喜足音,如何面目都非是。
清明分善種,谷雨及時栽。即事堪懷古,長歌歸去來。人無終歲力,花僅一秋開。莫怪東籬下,沉吟日幾回。
雨過池塘暑氣消,山岡處處亂鳴蜩。侵衣樹色搖空翠,繞戶江聲落晚潮。自笑疏慵忘禮樂,只將蹤跡混漁樵。降心惟有詩魔在,時復臨風寫綠蕉。
湞陽匯清深,兩岸山千尋。倒景覆東壑,返照他山林。野筱搖壁動,山芭弄風吟。悄然興我思,愧負泉石心。南岡掛鹿冠,長流濯塵襟。
錦韉珠絡四百蹄,繡胸嵌花雙狻猊。分曹入場鼓聲作,月趁流星馬前落。側身下臂疾鳥回,霹靂一聲龍門開。玉鞭笑擊金鐙響,綠鞲齊出黃金枝。臨階下馬坐廣亭,玉盤行酒跪輸朋。蒼頭上馬抱黃帕,一點紅塵夕陽下。
五人二百六十五,尊酒相逢非偶然。把手共為他日約,莫緣富貴負林泉。
緘詩到已過弧辰,十月書回墨尚新。獨樂園成身未老,靜觀心在物皆春。千鈞筆試三杯酒,數仞墻趨四海人。古華山泉深更遠,年年持此慶生申。
明霞剪腳齊,茜水入霄泥。雁鶩千行外,巖巒一角西。石家錦步帳,海國紫玻瓈。安取揮戈術,相留莫遣飛。
春色方駘蕩,霜華詎見侵。縈堤輕縷結,拂水亂絲沈。搖落還同絮,蕭疏不作林。籠煙無遠態,障日少繁陰。夕鳥窺巢入,寒蟬抱葉吟。長因離別盡,非為笛中音。
江口潮生夜語喧,月殘唯有數星存。更憑高處觀空闊,始悟乾坤是易門。
閱世知春秋,一枝故獨倚。無意出遠音,涼風日夕起。
乍染芙蓉濕,蒼蒼不是煙。有無秋色外,明滅暮嵐邊。影人眉間黛,光生鏡里天。天邊數鴻雁,飛處有馀妍。
頻年俱旅食,三徑已全荒。近有林園興,移君九畹香。昔曾游楚地,結佩采秋霜。我本離憂客,沅湘意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