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宗顯致仕還鄉
一別桐鄉已十秋,別來相憶思悠悠。至今烏石岡頭路,并轡多應夢里游。
熏風拂水浪文斜,五月輕舟定到家。紈扇烏紗行樂處,逢人笑折石榴花。
致仕歸來白發明,麻姑酒熟日頻傾。醉時童稚相隨去,擊壤康衢有頌聲。
一別桐鄉已十秋,別來相憶思悠悠。至今烏石岡頭路,并轡多應夢里游。
熏風拂水浪文斜,五月輕舟定到家。紈扇烏紗行樂處,逢人笑折石榴花。
致仕歸來白發明,麻姑酒熟日頻傾。醉時童稚相隨去,擊壤康衢有頌聲。
與你在桐鄉分別已經十年了,分別以來我對你的思念綿長不絕。直到如今,烏石岡頭的那條路,咱們并駕齊驅的情景大概常常在夢里出現。暖風吹拂水面,泛起傾斜的波浪,五月你乘坐輕舟一定能到家。手持紈扇、頭戴烏紗享受生活的地方,你會笑著向人折下石榴花。你退休歸來已是白發蒼蒼,麻姑酒釀好后你天天頻頻舉杯。喝醉時小孩子跟隨著你,在寬闊的大路上擊壤作樂,還會傳出贊頌之聲。
桐鄉:地名。
烏石岡:地名。
并轡:并駕齊驅。
熏風:暖風。
紈扇:細絹制成的團扇。
烏紗:烏紗帽。
致仕:官員退休。
麻姑酒:傳說中神仙麻姑釀造的酒,這里泛指美酒。
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
康衢:寬闊平坦的大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友人陳宗顯在桐鄉分別已有十年,友人退休還鄉,詩人寫下此詩表達思念與祝福。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人們注重友情和退休后的閑適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祝福。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想象和白描展現友人生活。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生活的態度。
九疑連綿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龍吼。
雷公霹靂搜巖幽,化為鬰律黃蛇走。
飛電迸火出奇節,黃蛇走立僵如鐡。
攜看玉女洗頭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莫挑馬箠渡黃河,莫扣天門閽者訶。
但掛百錢時一醉,從教風雨濕漁蓑。
青錢學士年方少,年少羞為老人調。
即看飛步上蓬瀛,別有青藜夜相照。
叔父今誰貴,中郎一世豪。
渡江人物盛,容駟里門高。
冠蓋榮吾黨,芝蘭見汝曹。
茲游兼問學,鼓篋莫辭勞。
事業更中外,論思契冕旒。
年雖瀕釣渭,志不在封留。
慈愛平生念,歡愉末路收。
遙知謝公客,揮灑過西州。
荔子欲丹蕉葉黃,別君南浦正凄涼。
九疑隔嶺共明月,萬里窮途非故鄉。
坐見浮云更百態,行吟秋水動三湘。
金雞放赦知何日,尚許生還天一方。
黃蠟青沙未破封,已知雙井社前烘。
一丘風味極不淺,萬頃煙波興不窮。
東晉書齋頹壓后,西湖山色有無中。
危欄杰閣明人眼,獨覺登臨欠此公。
東巡屬車何大勤,鐵馬風趨過吳下。
周宣自有中興日,天厭氈庭尚須暇。
所興吳越天有年,污邪委地連山前。
與君步屧探禹穴,感時興物俱惘然。
一官寓食家傳久,暮景差池亦何有。
遮藏要見太平時,狐死何曾忘丘首。
朱轓世功名,地接韋杜天。
勤勞三十載,始著榮途鞭。
淹速會有時,用舍何其賢。
或者相棄除,天公賜長年。
久戰詞場力未衰,毫端珠璧粲離離。
氣如八尺九花馬,人似千年五聚龜。
國士無雙君自有,癡兒不了我先知。
七年留滯沅湘道,忽詠青山獨往詩。
竹徑潛通幾許深,遠窗寒色半晴陰。
朱輪畫轂走何事,明月清風愜素心。
宴坐壺中觀彗景,時游物外拂塵襟。
此君定自能留鳳,更絕飛鴉噪暮林。
詩如春風入花骨,暖日晴云入竹石。
退之筆力千古豪,世有文章擅東壁。
松窗結鄰翁乃惜,坐中頗復有此客。
人怪窮兒得寶歸,布袖淋漓手黧黑。
向來金埓與銅山,可是無田未得閑。
紙上功名追逸景,鏡中心事迫摧顏。
溪云慣作多時別,隴月今迎一個還。
始信柯田梨棗地,不令榛棘有遺刪。
野外煙光闊,僧園竹逕通。
柳絲搖嫩綠,桃雨落輕紅。
處處花如舊,年年人不同。
自矜雙足徤,著屐試春風。
郡侯勤勸駕,英聲播江??。
學官得鴻儒,筆頭弩千鈞。
金蘭二二友,執經造其門。
歐陽子劉子,試藝咸有聞。
吾姪奮袂起,去若渇驥奔。
妙推天地假,高談帝王尊。
入室得妙語,錄寄青溪村。
禮樂三千字,論思二十年。
聲名江夏愧,志節祖生先。
閱世初何有,安心晚更賢。
對棋無復德,悲涙渺林泉。
人生異趣各有托,年少何如老人樂。
老來萬事不掛眼,樂處勿憂兒輩覺。
疾雷破山吾不驚,亦賴天教閑處著。
兩部池蛙當鼓吹,萬疊云山作屏幕。
此時真似地行仙,拍酒何須萬斛船。
不愛白日升青天,不愛腰纒十萬錢。
但愛百年三萬六千日,日對芳樽聊自逸。
明日花開花更好,定知不向愁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