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岱
玉檢金泥歷代傳,
振衣千仞是何年。
風吹一片青冥色,
萬朵芙蓉落馬前。
玉檢金泥歷代傳,
振衣千仞是何年。
風吹一片青冥色,
萬朵芙蓉落馬前。
帝王封禪的儀式代代相傳,我在高山上整理衣衫,這是何年何月。清風吹來一片青蒼之色,萬千朵如芙蓉般的山峰映入馬前。
玉檢金泥:古代封禪的儀式用品,這里指代封禪之事。
振衣:整理衣衫,有登高之意。
千仞:形容山高。
青冥:指青天,這里形容山色青蒼。
芙蓉:形容山峰秀麗,像芙蓉花一樣。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登山游覽時,看到壯麗的景色,聯想到歷代帝王封禪之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封禪是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義,詩人或許借此表達對歷史和自然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登山所見之景,抒發對歷史和自然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色巧妙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對事物的深刻感悟。
滕王高閣倚晴霄,十二欄干近斗杓。國土藩封存故典,山川形勢拱中朝。三王文壯虹光吐,五老天開云氣飄。懷古登臨興何已,新紅酒熟注春瓢。
寧知濠濮思,咫尺在樓船。水鏡冰鱗躍,霜刀玉鲙傳。鰲磯東海上,鱸網太湖前。后夜披裘去,寒星帝座懸。
眼前疑雪又疑煙。問誰窺真面。對鏡人。知道空花眩。尚偷照,嬌身段。捉來偏聽癡兒怨。蕩簾波同軟。似漢宮、舊事珊珊在,望難把,離魂喚。
林行婆家初閉戶,翟夫子舍尚留關。連娟缺月黃昏后,縹緲新居紫翠間。擊悶豈無羅帶水,割愁還有劍铓山。中原北望無歸日,鄰火村舂自往還。
不待歸來霜后熟,蒸來便作洞庭香。
惟王始建官,民命有所司。奈何閱流殍,束手無一施。屬者秋夏交,上狀殊酸悲。赤日紛按行,人馬同時疲。連阡見標榜,不救饑與羸。仍聞恣鞭箠,慘忉傷膚皮。檢覈須再三,供張常恐遲。哀哀鬻兒女,貿貿行安之。感茲欲無訴,既往何由追。尚慚喔咻恩,稍緩租稅期。云胡有倉卒,徵斂更相隨。但將充其數,肯復計爾貲。肉食不自鄙,謂我非敢知。棲棲甔石儲,剝割無或遺。言是鄰壤兇,藉此敷恩慈。寧知是州人,俟死無他為。出語馀喘息,行步須扶持。猶令比樂土,疾苦喘謂誰。俯首州縣間,逭責自其宜。況迫大府令,聯絡飛符移。豺狼方在郊,鷹隼宜用時。區區狝狐兔,政爾何增虧。吾賤不及議,為君陳苦辭。
十年多難苦流離,喬木園林處處非。關塞只今孤月在,江湖能得幾人歸。鷗邊卜筑茅茨小,雨后開荒苜蓿肥。送爾題詩空悵望,小樓鄉思亂斜暉。
詩禮斯文嫡,簞瓢此世人。心惟憂道屈,眼不見家貧。清瘦生來骨,孤高沒后身。幾多黃壤客,難朽得如君。
甕間畢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點燈。待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壺冰。佐卿恐是歸來鶴,次律寧非過去僧。他日莫尋王粲宅,夢中來往本何曾。
游興殊未盡,塵寰不可留。山青只依舊,白盡世間頭。
云梯連石磴,香樹鎖松關。林壑疑無路,神仙別有山。
華胥槐國夢中名,鐘鼎山林孰重輕。爭似東皋新雨足,短秧微月聽蛙聲。
人跡不到地,茆茨亦數間。借問此何處?云是九華山。
儋耳歸來思不群,衣冠洗盡瘴煙氛。質堅已出黿鼉窟,制古猶存蝌蚪文。肅慎遠遺知后學,荊梁入貢記前聞。摩挲石刻沉吟久,漁笛聲中日又曛。
已金池絮起,玉殿花飛,甚處留春。十里城南路,正狂香媚夕,浩態迎晨。浪傳曼殊家近,爭指苧蘿村。是白石當年,紅橋訪艷,同一銷魂。翻新。到芳世,問鳳沼東西,早刬陳根。慣向田田住,尚東風攀戀,忘卻沈淪。最憐日邊殘客,婪尾倦攜尊。任曉喚銅街,癡傭去踏京洛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