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
上重支三枕,
趺寒踏兩裘。
悠悠煎藥水,
常照夜深愁。
上重支三枕,
趺寒踏兩裘。
悠悠煎藥水,
常照夜深愁。
頭上重重疊疊地支著三個枕頭,雙腳寒冷就裹著兩件皮裘。藥在小火上悠悠地煎熬著,燈光常常照著深夜里的憂愁。
上重支三枕:頭上重重地支著三個枕頭,形容人臥病時的狀態。
趺(fū)寒:腳冷。趺,腳。
踏兩裘:裹著兩件皮裘,這里表示用皮裘來暖腳。
悠悠:形容藥水煎熬時的狀態,小火慢煎。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這首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身體抱恙之時。在夜深人靜之際,病痛的折磨和內心的煩悶無處排解,于是寫下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憂愁之情。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生活細節的描寫來展現情感,以小見大。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并無顯著地位,但能讓讀者真切感受到詩人在特定時刻的心境。
豫祝怡園嘏,春陰釀綺筵。幾人周甲慶,一老杖朝年。母壽兼妻令,賓嘉復主賢。樓頭聽夜雨,消息杏花天。
薄宦非夙志,況復多艱難。力辭乃得去,羈紲庶少寬。僦屋西溪上,聊以掛余冠。住久鄰里狎,杯酒亦盡歡。開軒望遠岫,時見孤云還。人生徒擾擾,意適心自安。君亦何為者,而能早休官。
十年紅紫□,容易怨春園。不向瓶中見,還從檐上看。
高松懷正氣,挺特入空碧。短棘無直枝,千鉤未成尺。松生倚云岡,棘散傍道側。道側侵行人,牽衣去不得。絲蔓亂附托,狐貍喜偃息。美惡類相感,庸詎分知識。秋風葉落時,礙眼如矛戟。斤斧不得施,悵然空嘆息。
寒藤骨數百尺,枯木大七八圍。挽取到公奇石,俱還數幅寒溪。
愛而不見。立馬章臺空便面。想像娉婷。只恐丹青畫不成。詩人老去。恰要鶯鶯相伴住。試與平章。歲晚教人枉斷腸。
追花傒月自揮金,裘馬凋殘剩一琴。八表同昏篘酒濁,十州為客醢詩深。花間詞好雄心死,萍點風多酒力任。與世頗生悲憫念,蹉跎歌哭欲成喑。
春水微生放鹢初,和風習習日舒舒。洲前且為停輕楫,待摘蔞蒿煮白魚。
滴瀝泉池亂蕊珠,悠飏僧壁點赪糊。登高偏見遠山好,萬瓦參差篆玉符。
奏凱千官夾道迎,欣傳司馬入承明。嚴兵立偃三千甲,謁帝初回十二營。丞相經綸懸玉壘,老臣方略擅金城。丹青細數凌煙上,橫槊誰兼大雅名。
謝守愛山水,軍城況不賒。魚驚避落葉,鳥倦立浮查。古柏依岡遠,垂楊帶岸斜。秋風吹急管,一曲度荷花。
一生場屋夢,老去付悠悠。始信功名事,難為智力謀。有才如孔孟,無命不伊周。吾道今如此,蒼天可問不。
晚來碧海風沉,滿樓明月留人住。璚花香外,玉笙初響,修眉如妒。十二闌干,等閑隔斷,人間風雨。望畫橋檐影,紫芝塵暖,又喚起、登臨趣。回首西山南浦。問云物、為誰掀舞。關河如此,不須騎鶴,盡堪來去。月落潮平,小衾夢轉,已非吾土。且從容對酒,龍香涴繭,寫平山賦。
象筵列虛白,幽偈清心胸。
省識朋簪壽,君家美獨專。合成年二百,祝到客三千。桃熟西池上,尊開北海邊。愿將身化燕,飛賀畫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