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俞孚仲游南坡 其二
平昔相期汗漫游,杖藜還肯訪林丘。
君來便覺客不惡,我醉無言山自幽。
柏子乍燃香拂袖,酪奴初試雪浮甌。
慈親眉壽閒居好,誰道周南嘆滯留。
平昔相期汗漫游,杖藜還肯訪林丘。
君來便覺客不惡,我醉無言山自幽。
柏子乍燃香拂袖,酪奴初試雪浮甌。
慈親眉壽閒居好,誰道周南嘆滯留。
平日里我們相約自在遨游,如今你拄著藜杖肯來探訪山林。你一來便覺得客人都很和善,我醉后默默無言而山林更顯清幽。剛點燃柏子香氣拂動衣袖,初次品嘗茶茗如雪沫浮在茶碗。母親長壽且安閑居家很好,誰說會像司馬遷那樣在周南感嘆滯留不得志呢。
平昔:往常,過去。
汗漫游:謂隨意漫游。
杖藜:拄著藜杖。
客不惡:客人不錯,出自《漢書·英布傳》。
柏子:柏子香,用柏子制作的香。
酪奴:茶的別稱。
雪浮甌:指茶沫浮在茶碗上。
眉壽:長壽。
周南嘆滯留:指司馬遷在周南(今河南洛陽)被滯留,不能完成使命而嘆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與俞孚仲相熟,平日相約出游,此次俞孚仲來訪山林,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家中母親也安享長壽,心境較為平和。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相聚的愉悅和對閑適生活的滿足。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善用意象和典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
菽藿一簞樂,蒿萊三畝寬。蒲輪不能起,甕牖有馀安。高節去圭角,久要敦歲寒。今朝郊外客,誰免涕汍瀾。慕德聞風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講道切磋直,忘懷笑語真。重言蒙蹠實,佩服敢書紳。
一書竟報逐高賢,行色倉皇盡室捐。鴟嚇狼貪何日了,與公再結未來緣。
具區橋下水悠悠,具區橋邊郎發舟。郎舟好載青山去,免使蛾眉相對愁。
湖草青青湖水深,畫船撐出斷橋陰。畫船無柁是郎性,斷橋有柱是儂心。
酌一卮,須教玉笛吹。錦筵紅蠟燭,莫來遲。繁紅一夜經風雨,是空枝。
雨止雪復作,珊珊聽瓦鳴。爐存氈罽暖,冰薄硯池清。喜得青春至,驚添白發生。共傳楊子宅,山藥勝黃精。
疽根蟠閫內,命也可由人。蜀雪猶堅壁,江風已震鄰。功名拘氣數,文字見精神。仰藥臨危日,何曾愛此身。廿年前一見,池口卸帆亭。老子髯初雪,門生鬢未星。漢衰諸葛死,楚恨屈原醒。惻愴觀遺集,猶欣有寧馨。
北風吹雪雪漫漫,雪里題詩淚不乾。豈意故人搖落后,逢君五馬入長安。
繡袞華貂侍禁宸,忠宣遺烈在絲綸。傳家父子俱仁孝,蓋世功名孰比倫。閥閱固知流派遠,衣冠今見典型新。如公自是青云器,不作劉郎問大鈞。
江漲麻墟雨,天低德慶城。正當擊楫處,空有結趺情。入夏尋雙井,沿流到七星。同行鄒道士,勸我學長生。
三月風光一歲無,杏花欲過李花初。柳絲自為春風舞,竹尾如何也學渠。
深澗垂蘿暗竹房,半枝殘燭雨聲涼。蕭條樹葉千峰里,不獨啼猿斷客腸。
牡丹苞栗藥抽繭,曲檻飛香綠漸多。宿雨初收西掖靜,青琴共奏漢廷歌。
縠窗昨日君辭婦,白駒今朝我別家。馬御仆夫都見慣,莫教閨夢到天涯。
客里惜春春又暮,無數花落綠陰生。一片溪云將雨過,幾聲山鳥隔煙鳴。不住啼鳥催人去,望斷鄉關何處家。三月狂風吹倒樹,攪人離思是楊花。柳花漫空正撩亂,千點萬點著人衣。隨波化作浮萍去,滿路飄零似雪飛。淡煙微茫遠樹低,王孫一去草萋萋。誰知客愁無處著,又聽前林鶯亂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