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杜鵑花
蜀魄何因冷不飛,空山一片影霏微。
那須帶血依芳樹,自可梳翎弄雪衣。
細雨春波愁素女,輕風明月泣湘妃。
江南寒食催花候,腸斷無聲莫喚歸。
蜀魄何因冷不飛,空山一片影霏微。
那須帶血依芳樹,自可梳翎弄雪衣。
細雨春波愁素女,輕風明月泣湘妃。
江南寒食催花候,腸斷無聲莫喚歸。
杜鵑鳥為何冷得不再飛翔,空山中只留下它那若有若無的身影。它何須帶著鮮血依附在芳樹上,自身就可梳理羽毛,擺弄著如白雪般的羽衣。細雨中的春波讓素女發愁,輕風和明月使湘妃哭泣。江南寒食節正是催花的時節,它無聲地斷腸,不要呼喚它歸來了。
蜀魄:杜鵑鳥的別稱。
霏微:形容云霧、細雨等很微弱、朦朧的樣子。
梳翎:梳理羽毛。
雪衣:指白色的羽毛,這里形容白杜鵑花像白色的羽毛。
素女:神話中的女神,善鼓瑟。
湘妃:傳說中堯的兩個女兒,舜的妃子,舜死后,她們投湘水而死。
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舊俗在這天禁火冷食。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情感基調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心境較為哀傷、落寞之時。寒食節本就有祭奠、哀傷的氛圍,詩人看到白杜鵑花,觸景生情,借景抒情,抒發內心的愁緒。
這首詩以白杜鵑花為主題,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獨特的表現手法,營造出哀愁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的哀傷之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衡門有一士,閉門恒苦饑。俯仰良自惜,日晏猶弦歌。小人未足畏,君子或見之。寧為蘭玉摧,不為蕭艾滋。
獨帶斜陽來北郭,不知明月出東山。翠浮華頂煙初斂,綠滿平疇水自環。正喜一登皆在目,未辭屢到即忘還。賦成卻愧非王粲,諸老高名豈易攀。
寒澗豈成蛟,流泉亦非翠。色緣映帶得,意出飛舞外。雖無風霆化,自與江海會。
解組淵明鬢未霜,可憐三徑漸荒涼。獨馀晚節寒花在,幾對清香醉夕陽。
百年禮樂卯金刀,忍把鴻名冠偽朝。樹上一聲休也曲,路人猶自怨鴟梟。
昔年曾過敬亭山,花霧濛濛濕翠鬟。別后山容應不改,憑君傳語慰孱顏。
翠袖倚天風,云封路萬重。屢登猿嘯嶺,頻撫鶴巢松。漁唱孤舟曲,僧撞半夜鐘。山空禪榻冷,月上礙星峰。
龐眉炙背短墻隈,問我何時笑口開。幾度傳聞狂欲舞,如今懶說大軍來。
朅來金頂悟非非,天外征鴻伴我歸。自恨難銷三世業,但蘄長著五銖衣。通靈狖占云崖徑,解佩人呼沫水妃?;厥子碾A殘雪影,梵鐘迢遞暮煙微。
糝徑楊花知幾許,解道飄零,莫向天涯去。枝上流鶯輕弄語,好春都被東風誤。行盡長堤愁萬縷,戍鼓荒煙,難問青溪路?;厥仔标柲c斷處,鳳城芳序依然否。
任公決裂,也待風流。專心道上搜求。子細研窮,何者名為真修。認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無別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心上纖毫不掛,更那堪,時復閑想骷髏。自是心忘境滅,真性優游。常常心懷惻隱,起真慈、功行圓周。神光燦,向大羅,恣意云游。
常憑未發天,好令直如弦。忽忽初念轉,照照卻惺然。
碧落無云河漢流,野亭孤坐思悠悠。廣寒殿啟銀蟾躍,古桂香飄玉斧收。詩客久回千里駕,仙臺高接五城樓。遙知樽酒陪清賞,簫罷臨風恣唱酬。孤負中秋又一年,草窗閑坐不成眠。莫辭醁酒十分滿,能對清輝幾度圓。三匝短歌悲晚景,一聲長笛破秋煙。人生憂樂無窮達,莫把清狂說玉川。
肺病經冬苦,仙丹此日傳。若能安枕臥,徐問董公年。
結廬南山下,頗紆故人轍。浮沈各自媚,長愧生理拙。中園黃菊花,契闊見晚節。平生匡濟心,敢愛已獨潔。豈無一樽酒,可以療饑渴。歸哉視汝菊,將恐霜露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