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笛城明府以海運差附輪遭難聞訃往省垣公館襄理喪務,感成二絕 其一
孝子忠臣萃一門
不堪親為賦招魂
會看俎豆千秋薦
克紹箕裘幸有孫
孝子忠臣萃一門
不堪親為賦招魂
會看俎豆千秋薦
克紹箕裘幸有孫
孝子與忠臣匯聚在這一家人中,不忍心親自為他撰寫招魂的悼詞。將會看到祖廟祭器千秋萬代受供奉,幸好有孫子能夠繼承祖先的事業。
萃:聚集。
招魂:為死者招魂的悼詞,此處指哀悼文。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器具,代指祭祀、供奉。
克紹箕裘:繼承父祖的事業,典出《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明府:對縣令的尊稱。
海運差:海運事務的差事。
訃:報喪的通知。
省垣:省城。
襄理:協助辦理。
呂笛城(縣令)因海運差事乘船遇難,作者得知噩耗后前往省城公館協助處理喪事,感懷其家族忠孝傳承與身后事,作此詩以寄哀思。
此詩緊扣喪務場景,贊揚呂家'孝子忠臣'的門風,哀悼逝者的同時欣慰其孫能承繼家業,語言凝練,情感真摯,體現對家族倫理與文化傳承的重視。
廿年游處憶長干,送子秋風白露漙。湖市荷風初動槳,曲阿林月欲隨鞍。爭先自信無馀子,競爽人誇有二難。此日飛鳴知巳后,功名路窄子心寬。
春鳥嬉晴,秋蛩絮怨,良時閒煞江堂。門掩黎花,空明月照回廊。圖書萬卷人千古,映芭蕉、綠滿前窗。最難忘。負策橫經,伴到昏黃。先生杖履從容甚,仰高山、瑤琴一曲,芝草雙行。接葉傳薪,全憑鄴架曹倉。青年最怕駒光速,愿追隨、捧硯焚香。寄清狂。風浴童冠,天地徜徉。
且淹山店雨,莫計前路岐。路岐泥潦深,跋涉令心悲。
綠楊影里子規啼。催得鬢絲絲。撩人暮春天氣,畫閣晚妝時。新柳困,遠山低。思依依。五更細雨,半夜歸鴻,一片花飛。猩紅弓樣試風流。貼地軟香浮。凌波巧籠纖筍,錦幄倍清幽。蓮折瓣,月微鉤。玉溫柔。苔痕池上,泥印花間,塵跡樓頭。夕陽古道斂殘霞。南雁數行斜。何緣人卻如雁,迢遞驛程賒。回首處,鳳城遐。亂云遮。燈寒香閣,風起郵亭,人去天涯。雪兒十載罷歌喉。一紙遠相投。為伊暗想當日,牽動幾般愁。銀燭夜,彩云留。笑回眸。三更幽夢,千里風煙,何處紅樓。
寄語園丁勤刬草,有時病叟出看花。
人生煙滅等飛灰,滿眼吹香總是梅。不道詩來能解此,得徘徊處且徘徊。
蘭湯浴罷不勝衣,一曲菱歌百兩歸;自是合歡憐子夜,玉山對倚照羅幃。
方城三里萬山深,父老驚看使節臨。風俗如慚輸訟矢,閭閻爭出買書金。星回碧落瞻吾道,月在秋潭信此心。若得涓埃堪報主,任教白發不勝簪。
吸風玄圃,飲露丹霄。室宅五岳,賓友松喬。
人愛曉妝鮮。我愛妝殘。翠釵扶住欲敧鬟。印了夜香無事也,月上涼天。新譜學箏難。愁涌蛾彎。一床衾浪未紅翻。聽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鈿。
風飄殘雪滬江干,憶汝家山骨未寒。萬里滄波無夢到,一緘塵跡隔年看。只馀母妹平安語,信有詩書付托難。誰謂北征愁杜子,瘦妻癡女尚為歡。
庭鎖繁花晝景長,繡針刻晷記春光。行天嫌殺金烏懶,到得黃昏怯上床。
記得升平佳麗,此夜是、上元天氣。圓月打頭,暗塵隨馬,陣陣梅邊水際。茜裙珠髻,喧笑處、香街聲沸。今歲冷清清地,未晚禁城先閉。一盞燈昏,千家門掩,釀就春寒恁細。雨絲飄砌,展幾疊、小屏圖醉。
關塞云西路,僧廬左右開。過巖逢石坐,尋水到源回。天籟吟松塢,云腴溢茗杯。宮城才十里,導騎莫相催。
湛輩而今豈有知,滔滔江漢定何時。無邊落日丹楓外,有客來看墮淚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