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從妺婿張可大歸泰和二首
髫齡獵藝擬飛纓,紫鋏青貂謁帝京。寶馬天邊來共羨,春官門下振芳聲。
南歸正逐雁南翔,暫度金陵返豫章。即看孤帆匡岳遠,白云遙指更回腸。
髫齡獵藝擬飛纓,紫鋏青貂謁帝京。寶馬天邊來共羨,春官門下振芳聲。
南歸正逐雁南翔,暫度金陵返豫章。即看孤帆匡岳遠,白云遙指更回腸。
童年時你刻苦學習技藝,立志要像飛纓一樣顯達,佩戴紫劍、身著青貂裘前往京城求取功名。騎乘寶馬從遠方而來,眾人皆羨慕你的風采;在禮部門下展露才華,聲譽遠揚。如今你南歸正趕上大雁南飛,暫且經過金陵后返回豫章。看那孤帆漸遠,朝著廬山方向駛去,遙望天邊白云,更讓人愁腸百轉。
髫齡:童年,古代兒童垂發為髫。
獵藝:追求技藝、學問。
紫鋏(jiá):紫色劍鞘的劍,代指勇武或有身份的配飾。
青貂:青貂皮制成的服飾,象征華貴。
謁帝京:前往京城拜謁、求取功名。
春官:唐代后指禮部,此處代指科舉或官場。
金陵:今江蘇南京。
豫章:今江西南昌,泰和屬江西吉安,故為歸途所經。
匡岳:廬山的別稱,因傳說殷周時匡俗結廬隱居得名。
回腸:形容內心因離別而糾結、痛苦。
此詩應為張可大離京返回江西泰和時,作者為其贈別所作。結合“謁帝京”“春官門下振芳聲”推測,張可大或曾赴京應試或任職,此時南歸,作者以詩記其才學與歸程,表達惜別之情。具體創作時間或在明代(因泰和屬江西吉安,明代為文化興盛之地),但無確切史料可考。
全詩通過對張可大少年才學、京城揚名及南歸行程的描寫,既贊揚其才華與成就,又以歸雁、孤帆等景傳遞離情,是一首典型的贈別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親友間的深厚情誼。
老來也欲惜年華,春正濃時不在家。江上苦遭寒食雨,夢中猶見廣陵花。書藏舊篋應無恙,酒憶新樓不用賒。日暮荒城聞鬼泣,東風吹恨滿天涯。
凄切復凄切,綠萍初生池水竭。蘭根壓霜芽不茁,春風泠泠逐秋月。蓼蟲食苦甘如酒,卷葹雖生心巳朽。揚州青鏡蝕土花,玉匣瓊臺復何有?君不見人間日月如飛梭,地下相從應始多。
嶺樹燕云此問津,朝來菱彩映江濱。澄清更為憂時急,湛露今承寵命新。虎觀談經環禮樂,彤墀鳴佩曳星辰。匆匆計日長安近,正喜銀幡賜侍臣。
亂后歸茅屋,晨興步石田。客愁空日日,春色自年年。風雨啼鶯外,江湖去鳥前。艱難思故舊,回首意茫然。
累朝勛業繼重華,四海車書正一家。好振皇威宣帝德,直從旸谷到流沙。
一身何適非真盜,淺識常虞世俗譏。我欲似君專盜酒,常謀卜夜不謀歸。
青樓含日光,綠池起風色。贈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極。
疏煙小暈生瑤島,仙鑒星明試妝早。云母圍風曉未寒,玉龍嘶天春不老。憶昔相逢萼綠君,別來珠佩留蒼云。素鸞驚舞月破碎,瓊臺歌斷音紛紛。靈?解點玄霜汁,粉靨冰花照人濕。返魂竟失篋中香,翠羽悲啼聲轉急。紛吾欲下巫陽招,楚騷遺恨湘川遙。書憑鳳女雙飛翼,淚掩鮫妃一尺綃。
二月破云根,千行碧玉新。湘痕知有日,孟泣豈茲辰。酒對殊方夕,盤留故國春。吾將付風雨,片片作龍鱗。
青青楊柳啼乳鴉,滿山爛開紅白花。小橋流水過古寺,竹籬茅舍通人家。潮聲卷浪落松頂,騎鶴少年酒初醒。若將何物賞清明,且伴山僧煮新茗。
我愆瀆爾又何能,對越天威何可增。常發慈心而緩怒,爾為赦宥不為懲。
畫船曾泊舊城陰,綵筆親題漢上襟。夢卜敢忘明主意,登臨不負壯年心。幽并客向沙塵老,湘漢人愁草木深。陽羨溪山真不惡,即今坡老是知音。
算盡機關饞口侵,煌煌神器動癡心。紛投賢雋井中石,狂喊健康承運林。臣庶何堪成葦靶,山河忍看作魚砧。忽聞天絕喪家犬,如沐炎天萬里霖。
邈矣高賢操,清風華胄傳。畏知嚴暮夜,考履質青天。國史千秋在,家聲異代懸。只今臺上月,猶照舊爐煙。
爰卜吉土,在國之陽。肆類于帝,錫羨無疆。備物致享,嘉生阜昌。純嘏昭答,長發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