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看月
捲簾看明月,月入樹林中。為愛月色好,行過曲廊東。
皓然見明月,清輝照太空。露珠沾薄袖,唧唧閒秋蟲。
明月不常圓,我生不常看。少壯能幾時,勛業何物換。
美人各一方,迢迢隔銀漢。世事徒繁華,彩云終易散。
獨立明月下,搔首無窮嘆。
捲簾看明月,月入樹林中。為愛月色好,行過曲廊東。
皓然見明月,清輝照太空。露珠沾薄袖,唧唧閒秋蟲。
明月不常圓,我生不常看。少壯能幾時,勛業何物換。
美人各一方,迢迢隔銀漢。世事徒繁華,彩云終易散。
獨立明月下,搔首無窮嘆。
卷起簾子看明月,月亮映入樹林中。因為喜愛這美好的月色,走過曲折的走廊東邊。明亮地看到明月,清輝灑遍太空。露珠沾濕了單薄的衣袖,秋蟲在一旁唧唧鳴叫。明月不會長久圓滿,我的人生也不能常看到這樣的月色。年少壯盛能有多長時間,用什么去換取功勛事業呢。美人各自在一方,遠遠地隔著銀河。世事只是徒然繁華,彩云最終容易消散。獨自站在明月下,撓著頭發出無盡的嘆息。
捲簾:卷起簾子。
皓然:明亮的樣子。
薄袖:單薄的衣袖。
唧唧:秋蟲的叫聲。
勛業:功勛事業。
銀漢:銀河。
搔首:撓頭,表示發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中秋佳節,獨自賞月時,看到明月聯想到人生的種種,感慨時光、功業、友情等,從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但詩人自身可能在追求功業上遇到挫折,內心有所憂慮。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中秋賞月抒發人生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反映出古代文人在佳節時對人生的思考。
數日潮頭小,南船信不通。夜來月有暈,今日定回風。
巫陽溺職青春謝,瑤草東風十七年。我讀君詩三太息,暮云如絮雨如煙。
妙出名象,非心非相。混融古今,是相是心。發白曉霜厚,眼寒秋水深。寄語山形拄杖子,大家相伴做叢林。
踰沙軼漠百王功,二祖威凌浩劫中。高廟石龜晴吐雨,長陵鐵馬夜呼風。南臨日駕千重紫,北借霓旌萬隊紅。葛藟綿綿周祚遠,明神豈誑白頭翁。
幽人卜筑向林塘,插架圖書萬卷藏。白板扉開山對面,赤欄橋跨水中央。佳賓日日來閑徑,小犬時時吠短墻。蘄簟展來欺竹色,湘簾捲處動波光。蒼松露滴琴聲凈,玉麈風含笑語涼。渺渺鷗邊菰葉短,輕輕燕外柳絲長。回飆靜聽牙簽響,清晝時聞臈甕香。未暇賦詩招隱逸,從教濯足詠滄浪。憐君有志營先業,嗟我無由老故鄉。珍重卻翁尤好事,何妨佳婿坦東床。
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踏著湖南境界新,展開天宇凈無塵。增添喜色知多少,滿眼雪峰如故人。北風吹滿亂山云,山頂皚皚色尚新。怪得幾朝寒暝日,元來留雪迓歸輪。一自瀟湘見雪飛,炎氛遮眼暗漁磯。今朝才入湖南界,便睹玉光生翠微。北風吹面過如冰,也勝南風瘴水濱。莫向知亭嫌太冷,主人元是鐵心人。薄薄陰云淡淡天,北風迎路徹重綿。從教捲起轎簾子,吹盡幾年嵐瘴煙。重重疊疊擁遙峰,總在輕煙薄霧中。疑是李成初畫了,生綃千幅掛晴空。淡描深拂百千般,終日抬頭不厭觀。造物始初誰與樣,定應曾得古圖看。一等乾坤一等山,才分湖嶺便多般。何如洗盡昏昏瘴,都作晴天萬仞寒。折得梅枝插轎簾,路人驚怪簇巉巖。從教大擔擔將去,深入三家村里談。短簫長笛鼓鼕鼕,簇紙為船棹晚風。送了鬼神無一事,大家贏得醉顏紅。雞未鳴時整客衣,行行只恐日斜暉。米塘過了全州近,恰遇村人趁市歸。赤腳蠻中新出來,湖南逢著盡銀釵。雖然未得凌波樣,已會人人著草鞋。
媚眼正窺春色好,舞腰無奈暖風多。莫教攀折贈行客,愛爾輕絲拂玉珂。
憶弄吟毫倚翠陰,也應新筍更成林。感君瀟灑賡詩句,不負凌虛一寸心。
馬鬣西風吹野蒿,襄城南望夢魂勞。趨塵不及瞻犀表,繼踵空憐識鳳毛。玄武掛冠頭正黑,青云倚劍志猶高。是誰寫入巢由傳,不說勛名在戶曹。
當時金谷里,昔日平陵東。布葉俱承露,開花共待風。搖落一如此,容華遂不同。庭前生意盡,井上蠹心空。匠者無勞顧,擁腫難為功。
歷揚中外蚤馳名,豸繡煌煌壯此行。最喜長才臨重鎮,懸知驕子避先聲。沙頭酒盡離亭晚,江上帆開畫鹢輕。海內轉輸民力困,煩君一念系蒼生。
夜來風雪借冬威,不是東君喜弄奇。也怕春濃花易過,故將寒力頓花期。
駐馬挽金鞭,為君彈四弦。洛陽官道直,莫過酒樓前。
清川帶長薄,斜景落空山。林暗歸樵語,江明獨鳥還。愿求棲影處,難得此心閒。漸見炊煙冱,蕭蕭蘆荻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