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花
要識洛陽姚魏面,
趙昌著色亦名家。
可憐俗眼無真賞,
不寶丹青寶墨花。
要識洛陽姚魏面,
趙昌著色亦名家。
可憐俗眼無真賞,
不寶丹青寶墨花。
若想見識洛陽牡丹的真容,趙昌著色繪畫也是名家。可惜世俗眼光沒有真正的鑒賞力,不珍視丹青畫作,卻看重墨花。
姚魏:指姚黃魏紫,是牡丹中的名貴品種。
趙昌:北宋畫家,擅畫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蟲。
著色:即著色,繪畫時敷色。
丹青:指繪畫。
墨花:水墨畫的花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北宋時期繪畫藝術繁榮,趙昌是當時著名畫家,但可能存在部分人不懂得欣賞其作品的情況,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世俗之人缺乏藝術鑒賞力。其特點是表意直白,情感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藝術欣賞現象。
晚日浴鯨海,壁月掛鰲峰。不知今夕何夕,燈火萬家同。樓外芙蕖開遍,人在琉璃里,語笑隔簾重。對景且行樂,一醉任東風。
黃堂宴,春酒綠,艷妝紅。文章太守,和氣都在笑談中。正此觥籌交錯,只恐笙歌未散,溫詔促追鋒。來歲傳柑處,侍宴自從容。
臘雪初晴,冰銷凝泮,尋幽閑賞名園。時向長亭登眺,倚遍朱闌。拂面嚴風凍薄,滿階前、霜葉聲干。見小臺深處,數葉江梅,漏泄春權。
百花休恨開晚,奈韶華瞬息,常放教先。非是東君私語,和煦恩偏。欲寄江南音耗,念故人、隔闊云煙。一枝贈春色,待把金刀,翦倩人傳。
新春入舊年,綻梅萼、一枝先。隴頭人待信音傳。算楚岸、未香殘。
小枕風雪憑欄干。下簾幕、護輕寒。年華永占入芳筵。付尊前、漸成歡。
江國春來,留得素英肯住。月籠香,風弄粉,詩人盡許。酥蕊嫩,檀心小,不禁風雨。須東君、與他做主。
繁杏夭桃,顏色淺深難駐。奈芳容,全不稱,冰姿伴侶。水亭邊,山驛畔,一枝風措。十分似、那人淡佇。
膽樣瓶兒幾點春。翦來猶帶水云痕。且移孤冷,相伴最深樽。
每為惜花無曉夜,教人甚處不銷魂。為君惆悵,獨自倚黃昏。
林外溪邊,深深見、一林寒雪。惟覺有、襲人襟袖,暗香不絕。
天與風流標格在,肯同桃杏開時節。也須煩、玉手折將來,和明月。
調鼎事,君休說。龍笛韻,空悲咽。將何助清賞,待傳佳闋。
君不見廣平詞賦麗,揮毫弄翰心如鐵。便直饒、何遜在揚州,成虛設。
一陽生后風光好。百花瘁,群木槁。南枝探暖欺寒,嘉卉爭先占早。曉來風送清香杳。映園林、報春來到。素艷自超群,似姑射容貌。
畫堂開宴邀朋友,賞瓊英,同歡笑。隴頭寄信丁寧,樓上新妝斗巧。對景乘興傾芳酒,拚沈醉、玉山頻倒。結實用和羹,是真奇國寶。
翠袖熏龍腦,烏云映玉臺。春蔥一簇薦金杯。曾記西樓同醉、角聲催。
裊裊凌波淺,深深步月來。隔紗微笑恐郎猜。素艷濃香依舊、去年開。
一棹橫江,問訊盟鷗,太守謂誰。
道皇華使者,光風灑落。元宵三五,樂與民俱。
寶榼金韉,玉梅釵燕,斗鴨闌干花影嬉。
人迎笑,似玉京春淺,長是燈時。
風流不減人知。算岳牧詞人誰似之。
把南樓風月,渚宮丘壑,竹西歌舞,行樂濡須。
萬斛金蓮,滿城開遍,朵朵留迎學士歸。
明年宴,看柑傳天上,月在云西。
嚴風凜冽,萬木凍,園林肅靜如洗。寒梅占早,爭先暗吐香蕊。逞素容、探暖欺寒,遍妝點、亭臺佳致。通一氣,超群卉。值臘后,雪清麗。
開筵共賞,南枝宴會。好折贈、東君驛使。把嶺頭信息遠寄。遇詩朋酒侶,尊前吟綴。且優游,對景歡娛,更莫厭、陶陶沈醉。
羌管怨,瓊花綴。結子用調鼎餌。將軍止渴,思得此味。
太平時。寶殿垂衣治。馭左右賢俊,萬國執玉助祭。
涼秋九月霜華飛。感發純孝,五室配上帝。紫漢入夜凝霽。房心下,泛華芝。
大田棲糧,歲功成,農歌沸。復道躬拜,肅迎神嬉。
漏聲遲。玉磬響,遞清吹。嘉薦升雕俎,柘槳屢酌幾醉。
云扶靈駕欻若歸。天意留顧,萬福如山委。便御丹闕,布為皇澤,與民熙熙。
遠觀唐虞,未有如茲盛禮。愿常遇鳴鑾,三歲親祠。
憔悴江山,凄涼古道,寒日澹煙殘雪。行人立馬,手折江梅,紅萼素英初發。
月下瑤臺,弄玉飛瓊,不老年年春色。被東君、喚遣嬈紅,高韻且饒清白。
因動感、野水溪橋,竹籬茅舍,何似玉堂金闕。天教占了,第一枝春,何處不宜風月。
休問庾嶺止渴,金鼎調羹,有誰如得。傲冰霜、雅態清香,花里自稱三絕。
千林凋謝嚴凝日。青帝許、梅花拆。孤根回暖,前村雪里,昨夜一枝凝白。
天匠與、雕瓊鏤玉,淡然非、人間標格。
別有神仙第宅。繡簾垂、碧紗窗隔。月明風送,清香苒苒,著摸美人詞客。
向曉來、芳苞乍摘。對菱花、倍添姿色。
歲將暮,云帆風卷正凄涼。見梅花呈瑞,素英澹薄含芳。
千片逞姿向江國,一枝無力倚鄰墻。凝眸望,昨夜前村,雅態難忘。
爭妍斗鮮潔,皓彩寒輝,冷艷清香。姑射真人,更兼粉傅容光。
梁苑奇才動佳句,漢宮嬌態學嚴妝。無憀恨,獨對光輝,別岸垂楊。
昨夜金風,黃葉亂飄階下。聽窗前、芭蕉雨打。觸處池塘,睹風荷凋謝。景色凄涼,總閑卻、舞臺歌榭。
獨倚闌干,惟有木犀幽雅。吐清香、勝如蘭麝。似金壘妝成,想丹青難畫。纖手折來,膽瓶中、一枝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