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用韻
區區布谷不停聲,安得銀河水半分。
湯稼未應枯后溉,周川豈獨旱如焚。
是誰主當知時雨,有底商量出岫云。
造物不為天下計,只將花事了東君。
區區布谷不停聲,安得銀河水半分。
湯稼未應枯后溉,周川豈獨旱如焚。
是誰主當知時雨,有底商量出岫云。
造物不為天下計,只將花事了東君。
那布谷鳥不停地啼叫著,可哪里能得到銀河里的半分水呢。莊稼在干枯之后才灌溉怕是來不及了,周圍的河川難道只是干旱得如同被火焚燒一樣。是誰掌管著這應時的雨水呢,又有什么辦法能讓山間的云出來降雨呢。造物主不為天下百姓考慮,只把安排花開花落的事交給了春神。
區區:形容布谷鳥叫聲。
安得:怎能得到。
湯稼:熱水澆灌莊稼,這里指莊稼。
主當:掌管、主持。
有底:有什么。
出岫云:出自山間的云,常象征降雨。
造物:指大自然、上天。
東君:春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處于干旱時期,百姓莊稼受旱,生活艱難。詩人看到此景,心懷百姓,對上天未能及時降雨表達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干旱災情和百姓困境,批判上天不關心民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責任感。
長春門里清明日,上苑蘭風花鳥繁。焚卻紙錢啼泣罷,又隨龍輦向西園。
城陰寂寂相思地。愁蟬瀉枕渾無字。午夢玉生煙,春心托杜鵑。行云行復住,片霎天涯雨。和淚滴芙蓉,應憐黦黦紅。
玉盤堆子母,鉤帶似甘瓜。亂作纖纖筍,全苞一一花。乾時代蘭佩,濕處拂霜華。不食因香甚,金錢買幾家。
蓮幕皆佳士,如君淡素何。圄空公事少,官滿薦書多。憂國關豐歉,籌邊定戰和。艱難別知己,吾道欲滄波。
別時風雪暗龍津,一夢經年復見君。去國光陰雖易得,夾河形勢且平分。心如征馬常嘶代,身伴秋鴻卻渡汾。此日一尊難惜醉,新年風景舊知聞。
夾坐酣飲押客,擘箋短歌麗人。此事豈關貴勢,只應拋與閑身。
倚東風、畫闌十二,芳陰簾幕低護。玉屏翠冷梨花瘦,寂寞小樓煙雨。腸斷處。悵折柳柔情,舊別長亭路。年華似羽。任錦瑟聲寒,瓊簫夢遠,羞對彩鸞舞。文園賦。重憶河橋眉嫵。啼痕猶濺紈素。丁香共結相思恨,空托繡羅金縷。春已暮。縱燕約鶯盟,無計留春住。傷春倦旅。趁暗綠稀紅,扁舟短棹,載酒送春去。
歡游成逝波,盛華落殘照。每憶清池游,幽魂夜相吊。與君攜手時,云林正清妙。天空露光動,襟衫見高調。及來愁病侵,瘦骨冰棱峭。君如鏡中花,獨向春光笑。荒村酒味薄,沉憂何時療。日色不入夢,高星凍青耀。空枝吟霜風,永夜興悲嘯。嵯峨金張第,忽成野田燒。安得明月中,長見君年少。孤桐飽秋風,響作霜天鴻。手翻九嶷色,下墮瀟湘中。誰言一寸路,不成西與東。誰言少年時,不成衰老翁。欲使膠漆意,通君山水衷。嘗恐金石奏,復為鄭衛工。所悲百年內,徒然羨華嵩。華嵩有終極,愁淚終難窮。愁淚一入地,春風無碧叢。
二儀方覽勝,三伏已知秋。艤棹將歸客,開尊更并游。涼飆生綠樹,勝地即丹丘。明發孤帆渺,遙看雁騖洲。
心何役役步何遲,南望前川有所思。諸老開樽應念我,幾回推枕未成詩。霜團野菊初開朵,春上江梅最老枝。冬景可人收不盡,老夫雖病亦能知。
郎君少小志安邊,辛苦從軍已十年。昨夜燈花重結蕊,想郎馬上錦衣還。
滄浪吟卷三江話,助我論詩到日斜。邏卒屢過賓客靜,不知門外有風沙。
頻年多難逢寒食,悵望家山又一春。青草久荒攀柏地,黃梅深愧種松人。哀猿啼樹將圓月,饑鳥眠花動隔旬。辜負清明好時節,夢中猶憶蕨薇新。
祥鴉飛散曙光微,魚鑰沉沉晝漏稀。唯見玉關馳露布,不聞金殿坐霄衣。
王家支庶執金吾,詔賜園池絕上都。一水盡含飛閣動,百花半映古槎枯。紛華子夏猶難免,賓客平原近亦無。不有銅魚能折簡,白衣伙限立春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