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武選謁詩貽其封君二首
稼穡長為寶,詩書亦間操。自然真性在,不為隱名高。有道忘廛市,無機任桔槔。應笑天刑子,摵摵為誰勞。
掉頭不肯仕,乃復掛金章。天語瑤華重,皇恩奕世芳。紫衣群鹿豕,烏帽照滄浪。匡濟平生略,幾語尚書郎。
稼穡長為寶,詩書亦間操。自然真性在,不為隱名高。有道忘廛市,無機任桔槔。應笑天刑子,摵摵為誰勞。
掉頭不肯仕,乃復掛金章。天語瑤華重,皇恩奕世芳。紫衣群鹿豕,烏帽照滄浪。匡濟平生略,幾語尚書郎。
第一首:耕種收獲一直是寶貴之事,也偶爾研讀詩書。自然純真的本性留存,并非為了隱姓埋名求高名。有道德之人忘卻城市喧囂,無心機地任憑使用桔槔勞作。應該嘲笑那些受上天懲罰的人,忙忙碌碌是為誰辛苦。第二首:原本掉頭不肯出仕,卻又掛上了金章。天子的詔語如美玉般貴重,皇恩世代流芳。穿著紫衣的人如同群鹿野豬般庸俗,烏帽映照在碧波之上。匡時濟世是平生的謀略,與尚書郎交談幾句便盡顯。
稼穡:耕種和收獲,泛指農業勞動。
間操:偶爾從事。
廛市:城市。
無機:沒有機心、心機。
桔槔:一種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
天刑子:受上天懲罰的人。摵摵:擬聲詞,形容快速揮動或摩擦的聲音,這里形容忙碌。
金章:金印,借指官職。
瑤華:美玉,這里指天子詔語。
奕世:累世,世代。
紫衣:貴官公服,這里指追求名利的人。
烏帽:黑色帽子,常為隱者所戴。
匡濟:匡時濟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場名利追逐之風,詩人看到吳武選父親的事跡,有感而發。可能吳武選父親有過隱居經歷又出仕,詩人借此表達自己對人生選擇、名利等問題的看法。
這兩首詩主旨在于探討人生選擇和價值取向,通過對比隱者與追名逐利者,展現出詩人對自然純真和匡時濟世的推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佛法闡兮重玄,國江東兮紀年。翠壁立兮高碣,瞰波濤兮硉矹。龜龍剝兮皇象書,千載一日兮傳赤烏。
柳枝井上蟠,蓮葉浦中乾。錦鱗與繡羽,水陸有傷殘。
一抹青山倚碧虛,遙知山下是仙居。東風桃葉堪乘興,不畏長江畏簡書。
萬物壯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無華顛。所悲道業寡,汨沒無佗賢。深懼歲月頹,宿心空棄捐。視此足自儆,拔之乃違天。留為鑒中銘,晨夕思乾乾。
雙鶼同命夙銘心,只翼傷殘兩不禁。病若可移甘取代,死如難免誓追尋。拚求海外神明藥,那惜床頭子母金。且幸春回人轉健,囅然我亦一開襟。
志大空懷璧,交疏少斷金。半生成白首,十載對青衿。朝市灰心久,山林托興深。紅塵多汩沒,清夜幾沈吟。
英英藝祖,出震承乾。握圖撫運,卜祚延年。衣冠在廟,威靈在天。永錫無疆,子孫保焉。
艤孤篷。正叢篁護碧,流水曲池通。傴僂穿巖,紆盤尋徑,忽見倒影凌空。擁一片、花陰無地,細看來、猶帶古春風。勝事園林,舊家陶謝,詩酒相逢。眼底煙霞無數,料神仙即我,何處崆峒。清氣分來,生香不斷,洞戶自有云封。認奇字、摩挲峭石,聚萬景、只在此山中。人倚虛闌喚鶴,月白千峰。
春夢不知白日去,歸來惟見樹參天。無多涕淚酬親舊,絕少情懷對酒筵。一代衣冠賓畢獻,百年心事月初弦。征途自衽冰霜重,炊黍勞薪敢自憐。
玉堂高宴群公集,為愛名花鎮日從。浪說若耶云萬疊,平分太液錦千重。莫教池上停歌板,已判歸途聽暮鐘。清景情歡良不易,賞心須為惜從容。
雙檜兮蒼蒼,藝重玄兮禎明。蛟龍樛兮偃蹇,接葉蕤兮翔鳳凰。皎瓊樹兮璧月夜流,望臨春兮使我心憂。
青青林間竹,有亭才袤丈。林深隔囂塵,人間見真尚。
畫屏繡步障,物物自成雙。如何湖上望,只是見鴛鴦。
消瘦翻堪見令公,落花無那恨東風。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
客游吳楚地,最好是秋天。三泖團臍蟹,雙溪縮項鳊。桂林云頂寺,蘆蕩月中船。酒醒□□雁,猶勝聽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