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東君于云間喜而有述》詩
錦衾愛繡兩鴛鴦,羅薦嫌薰龍腦香。鳳自丹山應蔽日,雞從碧樹莫登墻。鮫綃作帳宜冰簟,玳瑁為梁稱玉堂。寄語秋來休駕鵲,銀河從此接金昌。
織女迎秋欲到家,迢迢天漢未云賒。和風交倚琉璃扇,香霧深藏云母車。賦就錦篇催夢雨,妝成繡領待升霞。多情絳蠟渾如晝,剩取同心四照花。
鴛湖猶未比情深,蟾影只應照柳陰。結念芙蕖緣并蒂,關情梔子是同心。簫能迎鶴方知曲,琴解求凰始賞音。十斛明珠等閑事,頭春爭擬惜量金。
錦衾愛繡兩鴛鴦,羅薦嫌薰龍腦香。鳳自丹山應蔽日,雞從碧樹莫登墻。鮫綃作帳宜冰簟,玳瑁為梁稱玉堂。寄語秋來休駕鵲,銀河從此接金昌。
織女迎秋欲到家,迢迢天漢未云賒。和風交倚琉璃扇,香霧深藏云母車。賦就錦篇催夢雨,妝成繡領待升霞。多情絳蠟渾如晝,剩取同心四照花。
鴛湖猶未比情深,蟾影只應照柳陰。結念芙蕖緣并蒂,關情梔子是同心。簫能迎鶴方知曲,琴解求凰始賞音。十斛明珠等閑事,頭春爭擬惜量金。
錦被喜愛繡著的一對鴛鴦,絲褥嫌棄龍腦香的熏染。鳳凰從丹山飛來應能遮蔽太陽,雞從碧樹莫要登上墻頭。用鮫綃做帳子配冰簟正合適,玳瑁裝飾屋梁與玉堂相稱。告訴秋天別再讓喜鵲搭橋,銀河從此與金昌相連。織女迎秋快要到家,遙遠的天河也不算遠了。在和風中交倚著琉璃扇,香霧中深藏著云母車。寫成錦篇詩催來夢幻般的雨,化好妝穿著繡領等待升仙。多情的紅燭亮如白晝,只愿多賞同心四照花。鴛湖的水也比不上這深情,月影只應照著柳陰。心中念著芙蕖因它們并蒂而生,關情于梔子是因為它代表同心。簫能引來仙鶴才懂得曲子美妙,琴能彈奏求凰曲才懂得欣賞琴音。十斛明珠是小事,年初怎會吝惜錢財。
錦衾:錦被。
羅薦:絲褥。龍腦香:香料名。
丹山:傳說中鳳凰棲息之地。
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這里指薄紗。冰簟:涼席。
玳瑁:一種海龜,其甲可做裝飾品。玉堂:華麗的宮殿。
駕鵲:傳說七夕時喜鵲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金昌:地名。
天漢:天河。賒:遠。
云母車:用云母裝飾的車。
夢雨:如夢幻般的雨。
升霞:指飛升成仙。
絳蠟:紅燭。
四照花:花名。
鴛湖:湖名。
芙蕖:荷花。并蒂:指兩朵花并排長在一個莖上。
梔子:花名,象征同心。
迎鶴:傳說簫聲能引來仙鶴。求凰:指司馬相如彈奏《鳳求凰》向卓文君求愛。
十斛明珠:形容花費大量錢財。頭春:年初。
此詩是次韻之作,推測創作于詩人與河東君(柳如是)情感發展階段。當時可能兩人感情升溫,即將相聚或正處于甜蜜相處中,詩人懷著喜悅激動的心情寫下此詩以表達對河東君的愛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愛人的深情。其特點是語言華美,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以詩詞表達情感的創作風格,展現了愛情題材詩詞的魅力。
吳中二八深閨女,生來不學唱《金縷》。纖纖素手青燈前,織得寒機成白纻。裁縫熨貼為君衣,春天衣著生光輝。明珠為珰璧為佩,同此素色無相違。一朝送君江上別,歲晚關河積風雪。生知白纻不勝寒,但喜君身常皎潔。君不見東鄰少婦織錦工,織作步障圍春風。春風一去花草歇,金谷寒蛩怨秋月。何如潔白長相守,尊中有酒為君壽。人生溫飽不足多,莫羨東家著綺羅。
春來壬子無風雨,共卜今年麥有秋。且愿王師息征伐,盡安農事樂耕耰。墟中能幾炊煙起,閭右惟多賦粟憂。剩喜山城過百雉,長濠如帶漲新秋。
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子龍獨何人,談笑卻啀啀。高視梁碭上,片云卷而懷。古來高世士,塵埃豈能埋。
肯學浮沉度此生,高人語默自孤清。感懷時切聞聲起,作客偏憐投轄情。臘意沖寒將放朵,醉鄉為樂且迎傾。侯門大嚼何須數,傲殺山廚饒異鯖。
江潭詎意復修門,舊侶京華訝幾存。跡比孤云難有托,心思公子欲何言。太白幾時還避晝,鬼方計日想稱藩。李廣雁門今罷守,短衣獵騎正秋原。
避地金閶歲不遙,蓽門蘿徑晚蕭條。鐘聲送客寒山寺,恨泊吳楓第二橋。
野寺晴鐘出遠林,仙家遺跡古猶今。斷橋對峙清溪曲,小徑斜通綠樹陰。望入市門勞企想,坐來丹井動豪吟。卜居便欲從茲始,且共山僧話洗心。
筆陣橫飛屢叩關,嚴兵夜點迫更闌。好花多謝頻分我,怯敵魂驚未暇看。
哈密清明過,天山伴我行。峰巔時見雪,車里卻如蒸。零落看泥屋,稀疏望野蓬。茫茫經瀚海,卓絕念唐僧。
鼎邑元當萬方會,橋山今集百靈朝。宮城抱日云常繞,陵樹擎霜葉后凋。衰晚空林從坐臥,太平深谷有歌謠。此中合共漁樵老,叢桂淮南莫更招。
獨松佳地不虛傳,朱氏廜?近水邊。一澗東流瑩玉練,四山高起插金蓮。陰遮結構修篁繞,影落罘罳古樹圓。諸子登堂趨蟻折,雙親卜宅喜牛眠。秋霜氣冷侵衣履,春露花濃挹豆籩。郁鬯降神方儼若,焄蒿感目倍凄然。慈顏不隔黃泉下,愉色常存白發前。著敬不忘時十二,會同還習禮三千。能將此道承先澤,擬播馀風及后賢。況是君家敦古義,濡毫何惜賦詩篇。
眇眇家何在,悠悠歲又闌。十年東海上,千里北風寒。衰鬢隨年改,愁懷借酒寬。何鄉為樂土,身世各艱難。
竹影鋪階似畫爻,臨窗寫罷聽蕭梢。遠山日午靜相對,不覺蒲團坐已凹。
顏子置身陋巷,屈原放跡江湖。何似我公歸去,馬羸不厭長途。腕中有萬斛力,胸次乃千頃陂。字畫顏行楊草,文章韓筆杜詩。
越江芙蓉開若云,越中兒女紅襦新。年年采蓮江浦口,扁舟遙唱江南春。凝情倚棹送行客,折得芙蓉贈行色。南風吹作滿袖香,令人別后長相憶。君心如花不污泥,亭亭潔立當清漪。花容不逐秋風老,知君交態無榮衰。人生百年幾回別,莫惜芳菲為君折。芙蓉落盡秋江空,千里相思共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