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二首 其二
寂寂南州少物華,
有園池處只梅茶。
荔枝花發差平等,
不問貧家富貴家。
寂寂南州少物華,
有園池處只梅茶。
荔枝花發差平等,
不問貧家富貴家。
寂靜的南方少有美麗的景物,有園池的地方只有梅花和茶花。荔枝開花的情況大致相同,不管是貧窮人家還是富貴人家。
寂寂:寂靜的樣子。
南州:南方地區。
物華:美麗的景物。
差平等:大致相同。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南方游歷,看到南方相對單調的景物和荔枝花平等開放的景象有感而發。當時南方經濟文化或不如北方發達,詩人身處其中,對當地自然人文有所觀察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荔枝花平等開放,反映一種自然的平等觀。特點是語言質樸,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觀察和獨特思考。
眾呼楚比死,瘈走華氏驚。
仲尼厄兵守,不輟弦歌聲。
外物匪憂患,中懷自險平。
古人縱天機,以道不以兵。
南榮太守傳詩郵,詩題清富城西樓。
樓中風物略已盡,行欲摸詠難為酬。
憐公謫官不累意,如與萬象同優游。
偏州隨分與山水,好景散漫無人收。
昔人知宴不知賞,俗氣未斷煙云羞。
凌靈把酒獨長嘯,歲久此地才風流。
公帆南國走欲遍,聳秀浩蕩皆窮搜。
歸來耳目殊未厭,尚恐勝概遺遐幽。
九疑巖洞識元叟,三湘泉石逢柳侯。
名賢到處適所寓,非事筆硯搜林丘。
五年留梓恣登覽,百剎照水江環州。
得公新篇似相約,正上兜率吟清秋。
塵中嗜好屑可鄙,恨不徑往追公游。
他時三老期一笑,愛閑豈是平生謀。
偶騎匹馬游仙關,瑤池夜宴歡未闌。邀予末坐聞清彈,琵琶十槽聲正繁。
初疑饑鸞啄玉應天響,忽似霹靂數聲春氣還。曲徧將終檀板急,舞袖裂霞隨拍入。
踏碎瓊筵鸞步嬌,汗透香綃露桃濕。解絳罷舞整花鈿,宛轉仙容雁行立。
主人使令持酒巵,香隨羅襪成塵飛。銅龍無聲夜無極,煌煌燭焰回朝暉。
桃源花落長溪凈,人著秦衣樽俎罄。豈如此會絕風流,主人慇懃賓客敬。
我作短歌公聽取,人世百年能幾許。樂極哀來古所悲,不如立功當此時。
長江奔來一山裂,兩岸崔嵬聳雙闕。
石人空老薜蘿衣,夜夜孤猿嘯寒月。
斯亭誰作名峨嵋,顰翠含愁惜離別。
浮生后會難再得,況復相看頭雪白。
停杯執手聊逡巡,畫鼓銅鉦莫催客。
客行西望紫皇家,紫皇真人駕龍車。
海若驅鯨上金釣,玉女挾春妝寶花。
千官稱觴祝天壽,簫韶九成奉肴酒。
青霄闊步隨鹓鸞,肯向江頭戀楊柳。
楊柳花飛春日遲,登峨嵋兮送君歸。
封國營邱近,行臚洛水渾。
位齊師尚父,名重相公孫。
勛業歸宗祏,威聲寄塞垣。
安居今日老,魏闕此心存。
祖燕臨華省,賡歌屈至尊。
里門多喜色,云漢在瑤琨。
曉雪誰驚最后時,土膏方得助甘滋。
歲功已覺三元近,春事何憂一覽遲。
不著寒梅容觸冒,半留紅杏惜離披。
神交彼此無勞辨,更為公題述夢詩。
短樓矮閣小亭臺,中有高人避世埃。
寒翠自憐霜后竹,清香誰辨雪中梅。
喧囂祇為鶯聲巧,漏泄多應柳眼開。
只恐藏春藏不得,東君勾勒下山來。
行行竹間徑,時此一登臨。
為有凌霄干,長垂滿座陰。
海云生遠目,山月照閑心。
幸免材為累,無言棄擲深。
蒼莽長江迥,紆回小澗幽。
勢尋山腳轉,聲傍草根流。
暴雨沙汀漲,清風岸葦秋。
行行須到海,毋為曲灣留。
相知思命駕,見教每書紳。
咫尺去無路,奮飛嗟此身。
貪廉雖異操,出處幸為鄰。
肯笑劉郎病,前頭萬木春。
聞說巴東暫解顏,兩回曾到十年間。
咤灘自古風波險,玉洞無人水竹閑。
霜雪憑虛千尺瀑,煙嵐彌望四圍山。
登臨欲伴春游去,惟恐藤蘿不易攀。
難并四者重良辰,寒食風光澤國春。
日滉湖光千頃綠,煙披汀柳萬條新。
鈴齋投隙登臨好,吟筆裁篇氣格淳。
顧我不能酬絕唱,聊將鄙句慰邦人。
僭田收盡連蠻徼,舊版從來實漢民。
草染華風能不瘴,山離污俗自無塵。
連城解喪吳王濞,巨積終刑石季倫。
一代英豪猶不免,咄嗟三叛爾何人。
樓曲開三面,山重合四圍。
溪沖朝靄出,帆并夕陽飛。
芳杜供春望,晴云渡袷衣。
樊川猶未識,清興莫忘歸。
驛吏闖曉鼓,仆夫樂晨征。敘別何草草,君今千里行。
捧檄近京國,拜親還洛城。層巒望太行,慷慨無俗情。
嗟我寔僚友,追攀勞至誠。贈言豈無意,愛子智慮明。
抱才太華高,視利鴻毛輕。世路有夷險,君行常直清。
朝廷正博采,幕府詎久攖。少別勉自愛,他年看名卿。